8日上午,在国家统计局办公楼8层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各省份上报的近800兆物价数据在一台计算机上解压、汇总,通过特定程序,初步形成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统计人员对这个数据要进行交叉审核。 在这几分钟的计算机处理过程背后,是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的调查队系统3000名价格采集员,在全国550多个县市近5万个调查点,对262个基本分类、6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规格采价的繁复工作。CPI的各项权重,来自对全国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住户调查结果。
消除中国统计的“神秘感”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表示,当前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统计,要尽可能消除中国统计的“神秘感”,不断提高中国统计透明度。在主动披露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的采集汇总过程后,国家统计局又主动邀请媒体,详细介绍了CPI数据采集、汇总的全过程。 “CPI数据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百姓也高度关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全力以赴。”从事价格统计20多年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消费价格处处长刘建伟说,CPI数据由采价员直接到基层调查,把误差控制在“不足以对指数产生影响的范围内”。 在国家统计局汇总生成CPI数据的电脑上,能看见来自各省份基层采价点的全部数据。例如,北京市报上的,既有北京市的CPI数据以及CPI八个大类指数,也有全部基层采价点的数据。反映猪肉价格的包括后臀尖、五花肉等多个规格品。国家统计局就是通过这些基层数据汇总出全国CPI,而不是仅仅对各省份已经汇总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国家层面汇总。 刘建伟介绍,CPI要根据市场实际价格计算,商品和服务项目数量繁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都纳入。要从众多不同产地、规格、等级、牌号、花色的商品中抽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规格品,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各调查县市从商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中抽样选取调查点,并采取定点、定时、定人直接采价的方法。 例如,鲜活产品价格多变,价格采集人员每五天就要去农贸市场采集一次价格,而且得是在上午刚上市的时点去。茄子多少钱一斤,不是采报价,而是采实际成交价,遇到商贩对多名顾客卖价不一的,得取“众数”。对于日用工业品,每月采价三至四次。对服务项目,每月采价一至两次。 各调查点数据由采价员在督导员督导下收集到后,调查县市每月将价格资料通过网络报送省级调查总队,经过审核后由调查总队在下月6日之前上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消费价格处对数据进行逻辑审核和抽查,若发现内在关系存在问题或与市场走势不一致,再向省、县市倒查。
提高CPI数据采集的代表性
对于许多人反映的CPI数据与个人感受不一致的问题,刘建伟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假如全国有一个平均海拔数,那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会认为这个数低了,而生活在东南沿海的人会觉得这个数高了。 刘建伟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是总指数和大类指数,消费者做具体比较时,还是要看具体商品的具体价格。而且,人们一般对价格的下降不敏感,而对价格的上涨比较敏感,这也是CPI数据与一些人感受出现差距的原因。 对今年以来CPI连续负增长,刘建伟认为,短期看对百姓来说直观上是有利的,但从长期看物价持续负增长未必是好事。不过,CPI处于低位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造了环境。 刘建伟介绍,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CPI数据采集的代表性。将再增加一些调查点,争取稳定在6万个。新的CPI权重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