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惠民生
    2008-11-24    作者:许志峰    来源:人民日报

    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举世叫好。与10年前相比,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此次大规模投资更多地放在民生领域——

不同以往的投资拉动

  在4万亿元投资大单中,民生的位置究竟有多突出?
  数字让人一目了然。在今年新增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安排100亿元,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34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安排130亿元,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安排120亿元。仅这几项民生工程的投资,就占总额近70%。
  展望未来几年,一幅幅惠及民生的投资蓝图令人期待:
  ——2009年—2011年,通过9000亿元住房保障投资,将解决约1300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使我国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2001年以来,我国已解决1.28亿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但仍有2亿多人饮水不安全。今后5年,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尽快让2亿多农民早日喝上安全水,从而全面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到2010年,全国将有4000万农户使用沼气,达到适宜农户的30%左右,每年产生约154亿立方米的沼气,农民每年可增收节支200亿元。
  专家认为,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时相比,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巨大进步。所以,这次拉动内需的措施,其重点不仅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更多还包括向民生领域这样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投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如果大量投资于企业,其短期拉动经济的效果明显,但从长期看可能会产生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投资方向上首先要发展农村,增加对“三农”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另外,投资重心还应放在民生上,让中低收入人群过得更好,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都体现了这一需求,是以投资带消费、促增长的手段。

民生改善进入加速期

  保障与改善民生,这几年一直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而近期这方面的动作,出手之快,力度之大,更是前所未有。种种迹象显示,改善民生将进入一个加速推进的阶段。
  以廉租房为例,2007年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为93.8亿元,新增廉租住房10.5万套。而今年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已开工建设廉租房32万套,投入的180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投入的2倍。
  在改善民生的手段上也是“多管齐下”。在此次扩大内需的10项举措中,不仅投资向民生工程倾斜,其他各项保民生、促民生的举措也将逐步实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增加财政补助规模,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
  同济大学金融系教授石建勋认为,在降低工薪阶层、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的所得税支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补贴范围、积极推进消费信贷等方面,未来的力度还有望加大。
  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增收、看病、上学等牵动人心的问题,都将得到明显改观。
  石建勋说,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是内需能否拉动,拉动内需的关键是刺激消费需求。实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在经济较快发展、国力逐步富裕的同时,让全体百姓分享到应有的福祉,这也有助于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关稿件
· 倍增工资拉动内需应先治好内虚 2008-11-24
· 刺激内需须完善民生基本保障 2008-11-21
· 拉动内需政策缓解钢价下跌趋势 2008-11-21
· 管网与核电将成能源领域拉动内需两大方向 2008-11-18
· 再调个税起征点是扩大内需题中之义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