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珠三角升腾
    2008-11-17    作者:龚雯 杜海涛    来源:人民日报

  在全国,广东经济外向型程度最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正在结构调整中的广东企业受到冲击最早,困难和压力也最大。寒流袭人,转型催人,广东企业过得怎样?如何应对?初冬时节,记者赶赴珠三角,感受到当地面临的困境,更耳闻目睹了一些企业临危不退的勇气、迎难而上的拼劲、危中求机的成效、主动调整的活力。广东的积极变化,是这个冬天里的一抹亮色,也给我们以感动和启迪。
  ——编者

龙昌玩具出口为什么这样火

  “真是一场及时雨!”国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10项新举措,让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长喜长舒了一口气,“特别是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正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利好,这会大大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秋江水凉粤先知”,广东外贸依存度逾150%,如果说金融危机带给中国企业一个字——难,那么带给沿海尤其是广东的企业就是两个字——更难!前三季广东省出口增速回落10.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私营企业出口更是全面滑坡。
  然而,心态、作为不同,命运也不同。当玩具制造大企业合俊集团宣布倒闭,同在东莞的龙昌玩具公司订单却满满地排到明年。公司负责人梁麟说:“外部环境这么紧,靠拼价格行不通了,必须拼品质、拼科技。”公司今年又“砸”下研发资金3000万元,现已申报专利300多项,仅电子狗就有3项专利,其拳头产品——售价2000多元的机器人畅销海外,供不应求。
  面对“外紧内压”,面对一些企业停产倒闭的消息,广东更多的企业像龙昌一样主动应变,稳住阵脚找出路,“越是艰险越向前”。
  走进宝力制衣位于深圳宝安区西乡镇的加工车间,2000多名工人正紧张地操作。公司总经理张敏琼告诉记者:“最近拿到了为一家欧洲客户生产30万件女式外套的单子,虽然利润很薄,但手里有单子,厂子就能开工,员工就能稳定,挺过‘寒冬’就有希望。”不少企业老板表示,困难时期,经营路子要转,单子多小也接,利润不大也做,总会有回报。
  纺织服装是广东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前三季全省出口下降22.6%,但同期广东纺织品进出口集团的出口却增长近10%。集团副总裁郑少三说:“去年次贷危机刚爆发时,公司上下都着急。可经济再不景气,消费者总要穿衣吃饭,只要我们沉住气,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纺织服装这些传统出口商品依然大有生命力。”集团建立品牌中心,跳出贴牌模式,在今年两届广交会推出的自主设计样品都得到客户认可。不止是广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自主品牌路线。在秋交会上,广州轻出集团展位前人气颇旺,询价者络绎不绝,集团自主品牌产品三角牌电饭煲、钻石牌风扇以及冠军牌体育用品、金雀牌乐器等,质高款新,吸引了大批新老客户。
  美欧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更注重闯荡新兴市场。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的通用文具集团,拥有自主品牌益而高。在车间,记者发现同类办公文具颜色、包装各异,集团主席陈绍良解释,为了顺利“过冬”,公司在益而高品牌系列的功能性、耐用性和安全性方面下了大功夫,并迎合不同市场特点改进产品,比如,有的国家消费者喜欢产品色艳、花哨,有的偏好素色、简洁,他们就“一国一款”,适销对路,不仅保住了原有市场,且在中东、东欧、南亚等地区迅速打开局面,前三季全球销售额增长15%。
  很多广东企业家“不在外销这棵树上吊死”,“两条腿走路”。广东宏宇陶瓷有限公司是业内出口大户,外单下降,他们就抓“内单”,从一二线城市进军到三四线甚至乡镇,并根据国内家居消费潮流来提高产品、服务的附加值,赢得了市场。

政府“不抛弃,不放弃”前所未有

  广东多数企业咬牙坚持的一大动力,是源自政府的“不抛弃,不放弃”。
  在珠三角,企业不习惯“等靠要”。但今年“内外交困”,企业体会到政府这只“手”的温暖。“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政府的扶持也前所未有。”深圳一位企业家说。
  广东省财政今年增加安排2.3亿元资金,专门用于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外贸结构和开拓新兴市场。在东莞,外贸增长主要来自外资企业,该市政府投入10亿元,用于引导外商在当地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鼓励外企创立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实现节能降耗,扶助东莞“三来一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型,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形式的融资担保服务。
  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提出“三个调整”:调整预期、调整心态、调整思路。“下决心不拼速度拼结构,不拼规模拼转型,不拼总量拼效益”。省里拿出近500亿元推动“麻雀”变“凤凰”,选择东莞进行全省加工贸易转型试点。粤港两地联手促进港资加贸企业转型升级。
  尽管广东全省出口增速回落,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速,产品、市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龙头作用凸显,出口增幅均超18%,分别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81%和46%;对非洲、拉美、东盟出口增幅均超二成。
  新马制衣公司财务经理袁超说:“连续三次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表明政府帮扶企业渡难关的坚定态度。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们出口1美元可多退0.07元人民币,每月就能增加60万—80万元纯利。”他对企业前景较乐观:“公司在重庆、宁波、吉林建了3家分厂,加工能力已与深圳工厂基本持平,而生产成本减了30%—40%,日子是有奔头的。”

宏观政策调整继续加速加力

  “明年的生意更不好做。”珠三角的许多企业家这样预期。
  珠海中润投资集团董事长康明亮说,国家下半年以来推出一系列保增长政策,尤其是最近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信号积极,动作非常大,企业心里一亮,不过盼着尽快落实细则,让企业尽早得实惠。另外,非常时期要多些非常之策。目前有些宏观政策还有一定调整空间,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力度。
  广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石颖说,前两次出口退税调整,纺织服装的退税率仅上调2个百分点,作用不明显,现在又上调了,但愿能调到位,比如将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箱包等产品的退税率调到17%,这部分日常消费品刚性需求仍较大。机电企业提出该类产品也应及时足额退税。
  企业还建议,眼下一些银行“惜贷”,应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应适当给企业更多自主权;贸易风险加大,而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率太高,应减轻企业这类负担。三希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赵幸芳的诉求很有代表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广东省日前亮出“救市大单”,实施“新十项工程”,5年内计划对222个项目投资2.3万亿元;从今年到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引导资金,投向高端产业;此间还将投入400亿元,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等。东莞外企协会会长梁伟浩透露,据对该市企业发展意向最新调查,决心扎根东莞的外企仍占70%以上……
  希望,正在这片热土升腾。

  相关稿件
· 珠三角:面临“经济严冬”政企携手渡难关 2008-11-14
· 珠三角地区楼市“回暖”言之尚早 2008-11-10
· 股市冷清 外资保险巨头加快布局珠三角市场 2008-09-09
· 珠三角纺织企业:"生存困境"倒逼"行业洗牌" 2008-07-29
·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壁垒”如何破除? 200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