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品牌:还能相信谁
    2008-09-24    作者:陈丽娟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一场空前的信誉危机正横亘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奶业前,尤其是几大品牌企业面前。
  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液态奶检验结果:蒙牛、伊利和光明的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与之形成微妙对比的是,被检查的其他406家企业847批次液态奶产品未检出三聚氰胺。这着实让奶业三大巨头“脸面无光”。
  “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复旦大学刑法学教授刘希贵昨日痛心疾首地对记者说:“随着其他几大企业的卷入,行业潜规则暴露,我们以往信赖的大品牌、大企业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荡然无存。”
  对几大品牌发出质疑和忧虑的,显然绝不仅有刘希贵等个别人。记者在联华超市采访时,驻足在鲜奶货架前观望的不少消费者抱怨“不知道该买什么牌子的奶”。一位从事金融业的刘小姐向记者表示同样的困惑:“以前喝牛奶就倾向买名牌,三鹿事件刚发生时,更是只敢买大牌奶,觉得品牌奶更可靠。怎么存在问题产品的反而会是大品牌?”
  “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也遭遇过不少挫折,但此次事件无疑是最严重的。因为事态发展业已伤害到了‘品牌’。”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渝认为,随着蒙牛、伊利和光明的陆续卷入,使得问题奶事件进一步恶化。不仅使消费者的信心受挫,原有的“品牌是品质保障”的观念将被颠覆。

重市场轻牧场

  “三大品牌的液态奶市场份额实在太大了,它们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已接近70%。”东海证券食品分析师卢媛媛认为,相比中小企业,它们的产品基数大,奶源渠道更多样,管理更复杂,是造成三大品牌频现三聚氰胺的原因。
  “奶源基地遍布各地,管理松散,导致对奶农的不法行为难以监控,是导致大品牌反而隐患多的重要原因。”陈渝认为,这次行业地震除了揭露行业潜规则,恰恰也暴露了行业急功近利的畸形发展模式——重市场轻牧场。“如果再不重视产业链上游建设,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
  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10%的奶牛在规模牧场,散户养殖仍占六七成,奶牛小区占二到三成。乳品企业和奶农长期都是外部交易,企业自然对养殖环节难以控制。同时,据业内专家分析,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75%,加工占15%,流通约占10%。但从利润分配看,奶农、加工者、流通商的利润分配是1∶3.5∶5.5。
  “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的现代化牧场,需要三四千万元的高成本。追求急速扩张的企业,并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牧场建设上,而是比较多投入到品牌和渠道建设,以及促销上,以追求市场份额快速提高。”陈渝指出,“散户养殖,分散了企业风险,但也带来了潜在的质量风险。”
  国金证券公司分析师陈钢的研究分析也佐证了这一点:从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公开信息所披露的原奶供应情况看,实际上蒙牛有6家牧场,除本部澳亚牧场(1万头奶牛)占股30%,其余只有10%的参股,这些牧场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外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提供。而伊利的牧场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
  而在此次奶业大抽查中,婴幼儿奶粉和液体奶全部合格的另一家国产品牌——三元公司,根据公司市场部王经理介绍,其奶源80%来自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中心实行集约化养殖、育种和产奶,中间环节较少,且都在企业自己掌控范围之内。

市场格局是否将现拐点

  “国内奶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国信证券食品分析师黄茂认为,伊利、蒙牛等主要企业的上榜也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短期内整个奶业消费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负增长,这个效应估计在半年左右。而奶粉方面,黄茂预计国内品牌需要3年至5年才能恢复元气。
  而记者日前走访沪上超市,虽然问题奶已在第一时间全部下架,蒙牛、伊利和光明几个品牌纷纷打出降价促销牌,甚至部分液体奶如伊利大果粒酸奶,在打折基础上“买一送一”,平均下来单件售价折扣达50%以上。促销人员却反映销售依然很冷清,倒是价格高昂的进口奶粉销量大增。除了超市,不少消费者纷纷赴港或网购国外奶粉。当当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周进口奶粉几近脱销,一周销量呈5倍增长。
  相比三大巨头的惨淡经营,在行业风暴中保持“清白”的少数几家国产品牌却出现销量激增局面。北京三元食品销售部负责人表示,从9月19日开始,北京液态奶的销量是平时的3倍,已增加配送次数,外地市场需求也在增大。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完达山奶粉订货量和发货量均翻番。
  最新数据显示,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已经占据了中国乳业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目前国外奶粉与其他国产品牌借机上位的形势下,三鹿事件会否成为当前奶业市场格局的一个拐点呢?
  “奶源问题是全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不会动摇三大企业的行业地位。”卢媛媛向记者分析,问题奶粉事件虽然对行业发展造成重创,但对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应该不会生出太大变化。

延伸阅读

雀巢也陷入三聚氰胺风波

  就在中国众多奶企被三聚氰胺事件所困时,知名国际食品巨头雀巢公司也陷入了三聚氰胺风波之中。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公布新一轮抽验结果,65个样本中,一款雀巢牛奶公司1公升餐饮专用纯牛奶样本被验出含1.4ppm“三聚氰胺”,该样本的批次为明年5月12日过期的牛奶,制造商是青岛雀巢有限公司。不过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于9月21日晚间公布,雀巢金装助长1+奶粉(即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产品)是安全的而且在产品中没有检出三聚氰胺。早些时候由政府授权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9月18日至20日)以及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9月16日)分别对雀巢金装助长1+奶粉进行了检测,均没有检出三聚氰胺。
  为此,雀巢(中国)有限公司重申,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产品都没有使用掺杂三聚氰胺的牛奶,并再次承诺确保所有雀巢产品的安全性及高品质。

  相关稿件
· 中国乳业遭遇全面危机 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2008-09-22
· 中国乳业未来十年的增长率会在6%到10%之间 2008-09-22
· 中国乳业“液态奶时代”将结束? 2008-06-25
· 奶源紧张致河北乳业恶性争抢 2008-05-15
· 蒙牛乳业集团推出国内首款儿童牛奶 200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