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股市暴跌是否预示金融风暴?
2006-12-20 本报见习记者:廖勤 来源:《解放日报》2006-12-20 3版
12月19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一名泰国人驻足观看电子显示屏上的股指信息。 新华社/路透
19日,泰国突然传来股市暴跌的消息,该国股指当日狂泻108.41点,以622.14点收盘,跌幅为14.84%,创31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同时当地媒体认为,股市狂跌有可能引发股民及金融界恐慌。
乍听这一消息,似乎又把人带回9年前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噩梦,因为那时最初征兆是泰铢贬值从而引发可怕的股市动荡。难道这又预示着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同时还无法回避另一个巧合,就是三个月前的同一天,泰国发生了政变,难道这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面对这种种的怀疑和猜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认为,鉴于事发突然,事态发展也还不明朗,现在要判断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还为时过早。股市暴跌确实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迹象,但从股市暴跌到金融危机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目前仍需冷静观察,因为次日股市也可能出现反弹。当然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甚至超过一周时间的话,那就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了。
翟崑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能排除以下两种可能性。首先,泰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不完善。经过1997年金融风暴的冲刷后,虽然泰国金融机构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但近10年来,市场可能依然存在缺陷和漏洞。其次,政变以后,军人政府的官僚机制在经济管理、金融运作上存在偏差。尽管泰国目前的政局还基本稳定,但是不能保证在经济领域也能稳住阵脚。
当被问及此次突发事件会对推迟至明年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造成什么影响时,翟崑表示,这同样不宜过早定论。股市暴跌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恐慌,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积极角度看,不妨也可以视为对东亚各国的一个考验。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防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于2000年签订了《清迈协议》,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机制,并承诺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彼此援助。经过这6年来的合作实践,面对此次泰国股市暴跌,东亚各国又将如何有效地应对处理,确实是一个挑战与考验。
有报道称,此次泰国股市出现大量抛售,股指狂跌,是由于今年以来泰铢不断升值,对美元比价上升了14%以上,造成出口压力过大,泰国中央银行近日采取包括限制短期外资流入等调控措施,对股市和汇市进行干预所致。而泰国副总理兼工业部长哥西18日也警告说,目前大量外国资金不断流入,有明显投机倾向,已经对泰国经济构成威胁,央行有必要采取相关调控措施。对此,翟崑认为,外资流入并且出现投机行为,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不足为怪,而本国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防范投机,势必会对外资予以必要的限制。但如果是外商恶意操作,故意设置金融圈套,必然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这也可能是泰国此次股市暴跌的肇因之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