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轮》:一部极富争议的奇书
    2010-06-11    作者:记者 姜妍    来源:新京报

  “只有斧头才能拯救我们,别无其他,只有斧头……俄罗斯在呼唤斧头。”这首引自致赫尔岑《钟声》的一封信成为即将出版的《红轮》一书的开头。近日,记者从江苏文艺出版社获悉,《红轮》中文版将在下月出版。据悉,《红轮》是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创作的小说中最大的一部鸿篇巨制,全书近千万字。《红轮》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文学中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反映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

  《红轮》聚焦俄国革命

  在这部被称为“往日叙事”的历史小说里,除虚构人物外,有几百个历史人物出场。所反映的事件时间跨度从1914年8月的一战到1916年的俄国民权运动、俄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水兵叛乱,一直写到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小说一共20集,每集分为二到四部,每部40万-70万字,总字数接近千万字。本次率先出版的是前三集,共八部,主要书写的是十月革命。
  本书的译者之一何茂正介绍,《红轮》最早构思于1937年,中间一度中断写作,1963年索尔仁尼琴再次收集资料,并于1965年完成第一部。1971年在巴黎率先出版,引起轰动。此后作者又完成了第二部,并在佛蒙特出版。在1974年被逐出苏联后,此书写作再次被中断,但是在瑞士期间,索尔仁尼琴阅读到那里保存的大量有关列宁的资料,并对列宁的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扩展了相关章节的构思。

  一部极富争议的奇书

  1976年,索尔仁尼琴迁居美国,大多数时间都远离公众。他在1978年著名的哈佛演讲中,将美国称为精神上的矮子,沉于庸俗唯物主义。而他的儿子伊格纳特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的低调也有其文学上的原因,因为他正在争分夺秒地写作《红轮》。
  “在这套系列小说里,涉及了俄国以至欧洲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作者极力把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现在读者眼前,用文学笔调一一对其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何茂正还提到,《红轮》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描写,不像市井文学那样以情节取胜,但读来别有一番风味。“《红轮》是一部有争议的书,一部奇书,有人认为这部书反映了历史真实,有人认为它歪曲了历史,但它是一部奇书这一点上,却是众口一词的。”
  对于《红轮》的争议,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曾在一篇文章里有所提及,他同时还表示,索尔仁尼琴的另一部作品《古拉格群岛》和《红轮》都并未塑造什么“文学形象”,既无“主人公”也无离奇情节,他们都使用真实的人名、地名、时间、空间与事件,直截了当地对实际发生的历史过程展开讲述和评论,并在其中融会贯通了他对俄国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种种思想文化传统的褒贬与取舍。

  相关稿件
· 柳传志为什么不写书! 2010-06-11
· 一本畅销书的故事(由来) 2010-06-10
· 柳传志为什么不写书! 2010-06-10
· 《海神家族》书写台湾真实历史 2010-06-07
· [新书架]《信息安全战》 20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