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这是杜书伍的慢生活秘诀,也是他的经营与人生哲学,“体悟愈多、充实感愈大,人生意义就愈能显现。”杜书伍让员工体会“我思故我在”的道理,花时间思索,厘清方向,才不会像笼中鼠一样跑滚轮般,忙碌不堪,最终却只是原地踏步。 杜书伍不但是个深思熟虑的管理者,更是个文风绵密的作者,他的新作《将才》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两大特色。 在《将才》中,杜书伍将通往“将才”的路作为本书主要命题,通篇围绕着如何打造“将才”基因展开分析。他认为,所有的成就必然都是一步垫着一步、厚实的积累,才能从组织基层的“兵”、逐渐提升为带兵打仗的“士”、最后茁壮成长为运筹帷幄的“将”。要缓慢而坚实地一步步爬上阶梯,才能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景。否则,长歪的树长不高,即便一开始成功也容易半途夭折,终究无法获致长久的功业。 扎实的实力是是永续发展的不二法门。——这样的认识贯穿了全书,而它也是杜书伍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 《将才》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豆芽现象”。杜书伍认为,豆芽的质地却异常脆弱,稍遇外力便应声断裂。迈入资讯科技时代,事物的变化极为快速,个人与组织为顺应外界环境,追求短期绩效而忽略实质内涵的“豆芽现象”,也俯拾可见,值得警惕。相对而言,一年才成长一两厘米的植物——桧木,质地十分坚韧,内里的纤维既粗壮又密实,长得虽慢,却以深耕密植之势,依序逐步成长。因此,即便是狂风大雨,也不易折损其枝干,且愈长根基愈显稳固,与豆芽的脆弱,恰成鲜明对比。桧木的“慢”是不躁进,针对事物的细节仔细琢磨,随着经验的积累淬炼火候,且学习到新领域时,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进旧领域。如此一来,向上成长时,才能同步增加下层的扎实度。 杜书伍对管理的认识体现在许多方面。他认为,有的时候你所依赖的优势并不一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完美,过度依赖优势,会让人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进展才是你应对日新月异时代的核心资源。聪明人容易不务实,而过度依赖庞杂的资讯,又容易让人肤浅。能力的养成,最重要在于应用,而不是只是片面地从书本上去获取知识,实践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学会“学以致用”。理解了要去做,即使无法理解也要做。这种注重实践和应用的风格正是杜书伍本人的优势所在,他很敏锐地指出:更重要的是,个人切莫以“要理解才能做”来掩饰自己的本能叛逆的习惯。 在《将才》一书中,杜书伍还提出一个“形期无形”的深刻命题:从小流氓、习武人士到张无忌——三个层次的打架方法——具体而微地说明了学习的历程。新手就像小流氓一样,打架不懂得章法(无形),需要先入门,从基本动作(具形)如何做得像、做得好练起。初具其“形”后,则要用心揣摩每个动作背后的精神。一直到融会贯通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无形),才算真正出师。——而杜书伍本人,正已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并将他在此境界的认识,用文字的形式,通过《将才》一书向读者奉献他的人生经验和管理心得。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将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将才”成长没有必然的条件,如果一定需要条件的话,那么观念改变就是突破现状的的关键,要能够跳出以往的窠臼,从集合的外部,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即使是一个小兵,也要有大将的气度和认识,真正地具有“将心”。杜书伍教诲员工:要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所有道路的核心要素是相通的,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回到杜书伍自身,这就是深度思考的内涵,像深呼吸一样地去进行深度思考。 到底是“将”还是“士”,或者永远只是一个小兵?深度思考是核心要素,在深度思考的前提下,逐渐培养“将心”,走向将才,最后成为真正的将职。在职场中,这个过程就像走一条缓慢而坚实的阶梯,在这条阶梯的两端,你会看见两种形象:台阶下方是个刚刚扛枪、意气风发的毛头小士兵,阶梯最高处就是一个拔剑四顾、成熟内敛的统军大将。 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将才》这样一本文思绵长而经验颇丰的管理学著作,就像杜书伍的为人一样,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崭新的体悟和有益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