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0-06-02        来源:金融时报

    从理论上讲,地区之间的绝对平衡不存在。对于西部大开发来说,重点是“协调”。而从高能耗、高污染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未来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一轮西部开发要实现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可以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为西部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使西部进入新的黄金机遇发展期。
  二十世纪80年代,地区倾斜发展的区域政策在使我国尽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亦付出地区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代价。在占国土面积71%的西部地区,不推进工业化已没有出路。新世纪战略目标第一个重大部署的西部大开发,从2000年全面启动以来,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政策逐步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措施。提出,要清醒地看到东西部发展的差距,西部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政治局会议认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的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新鲜血液在那片热土不断流转的10年。西部先后建设12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2万亿元,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2000年至2009年西部GDP年均增长速度11.6%,GDP总量从2000年的1665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5000多亿元,人均GDP由4624元增加到18000多元。成渝经济区及重点口岸城镇等的率先发展,已成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记者不久前采访的银川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对重要资源富集区集约开发的经典案例。依托当地丰富优质动力煤、化工原料用煤,现正积极建设煤炭、电力、煤化工和新材料四大产业,争取2020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煤化工产品2000万吨,成为带动宁夏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
  然而,东部沿海地区的飞速发展,使东西部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有数据显示,就是西部发展基础较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未来10年以年均11%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其人均GDP总量也不过目前浙江省的水平。可见,无论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西部地区要跟上甚至赶上东部,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欠发达和生态脆弱是西部两大区情,改善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和电网等成为首要任务。
  另外,要缩小东西差距,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质量必须要超过东部,而且要保持长期性和持续性。如果仍然依靠能源、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忽视资源枯竭、牺牲生态环境,那必将难以持久。

  大开发要“协调”而非“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讲,地区之间的绝对平衡不存在。对于西部大开发来说,重点是“协调”。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千差万别,大开发不可能齐头并进。就政策效应而言,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国家财力有限,如果优惠政策面过大,将会影响政策预期效果。
  因此,那些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前景明朗的地区应该优先开发;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应积累和创造条件,蓄势待发;那些事关国家生态安全、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主要发展旅游产业,当然国家要给以足够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未来10年是西部发展的黄金期

  据悉,西部大开发新10年规划正在拟定中,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审批。而从高能耗、高污染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未来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学者就提出,“新一轮西部开发要实现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可以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为西部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使西部进入新的黄金机遇发展期。”
  10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呼包鄂银兰产业带和各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重要资源富集区与大型水能开发区、重点口岸城镇优先开发、率先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记者在银川、兰州、成都等西部地区的采访中,相关专家及业界人士提出,随着西部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其带动与辐射效应将使大开发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但当前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依然是资金问题。专家普遍认为。据测算,未来10年西部地区资金需求总额约为21万亿元。而目前西部有限的社会资金还在不断流向东部。另外,投资渠道狭窄。目前西部开发70%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投入,社会资金严重不足。投资期限短也是主要问题。国家用于西部开发国债投资平均期限5年至6年,而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投资为规避风险,偏重短期投资,致使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长期性项目处在中短期资金运作之中。
  专家建议:一是将长期建设国债、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向西部倾斜。可考虑发行西部开发专项国债。二是将财政补助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切实履行中央财政的公共财政职能。三是建立西部开发金融长效保障机制。如成立西部开发银行、建立西部证券交易所等。四是建立完善的国家投融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五是提高资源使用费或在全国开征环境资源税。所得资金补偿西部地区为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做出的牺牲。同时,应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经济利益留住西部人才。
  西部12省市区山水相连,使命相同,在未来10年大开发中应建立区域协作发展新机制,以一个整体经济板块,携手并进,实现共赢。

  相关稿件
· 收购水电投资热电国电电力布局西部开发 2010-05-17
· 西部小水电建设需科学规划 2010-05-17
· 水电开发:西部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0-05-10
· “西部计划”凸现人才效应 2010-05-06
· 政策助力西部自我“造血”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