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24 作者:李峻岭 来源:理财周报
|
|
|
近年来,在中国金融业界,工行行长杨凯生以倡导“资产证券化”而广受关注。即使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他仍然坚定地走在为“资产证券化”鼓与呼的路上,尽管这条路上还有诸多障碍。 在工行2009年度股东年会间隙,面对记者的相关提问,杨凯生微笑作答:“作为商业银行,我们正在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但如何推进和施行还得由监管部门来把握。” 实行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改善资本充足率,还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产品。作为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阶段的首批产品,工行于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的“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 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资本(分子)的多少以及其风险资产(分母)的规模。杨凯生提出,要建立保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稳定的机制,必须从扩大分子和控制分母两个方向着手才能见效。 杨凯生认为,贷款证券化业务必须开展,否则由于资本的刚性约束,银行将无法实行真正的可持续经营。同时,必须精心设计适合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以切实防控住这一类产品的推出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杨凯生曾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彼时他就力推资产证券化业务。从2001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尝试以私募方式进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开始,到2005年在人行和银监会的支持下,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我国在近十年时间内共发行过一般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汽车租赁、中小企业贷款等17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杨凯生称,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因此产生新的风险,而参与实际操作的商业银行也切实体会到了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释放资本和调整资产结构的作用,但随着2008年11月最后一只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发行结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停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发现这场来势凶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与资产证券化有关。 杨凯生的观点很明确: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出了问题。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不可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在机制设计上吸取教训,加快其进程。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