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下午茶文字实录-穿中式华服过新年
    2010-02-08        来源:央视网

    ■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要买新衣服,很多民族,很多国家都保留了这种本民族的传统服装。

    ■现在很多服装的灵感来自于传统的元素,比如说青花的设计就来源于我们的瓷器。

    ■在国外过圣诞节,过新年的时候,从台湾、香港过去的人就会穿华服过年。

    主持人:又到了财经下午茶的时间,财经下午茶,天天有好茶,今天下午茶的嘉宾是两位美丽的女士,新年快到了,想一想今年新年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所以我们请来了两位专家,张也,著名的歌手;郭培,著名的设计师,经常设计中式服装。我听说张也很多衣服都是从你这设计的,今天这一件是不是?
    张也:今天这一件不是。
    主持人:今天这件是?
    张也:我今天特意穿这样一件衣服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定制很漂亮的华服,生活中也可以穿得很随意,中式衣服离大家的生活并不远,其实可以很近。
    主持人:我看今天张也的搭配就是围绕旗袍走的,包括她的耳钉,手镯。
    张也:对呀。
    主持人:手表。
    张也:对呀。
    主持人:是不是为财经下午茶特意设计的。
    张也:我特意搭配这样一件全身都有中国符号的衣服,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生活中只要你稍微用一点点心思,就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很中国,很有味。
    主持人:对中式的衣服,我们的理解就是旗袍、长衫、马褂,然后对襟、立领、疙瘩泡,有很多中国元素,郭培今天没有穿中式的服装,但是你酝酿了一些中国元素在里面。
    郭培:也有中式的感觉,比如说这种领子,就是交叉式的,其实它是东方的,在中国比如说唐朝还有这种腰式、腰围,虽然不完全是中式的面料或中式图案,但是给人感觉还是有东方的气质的。
    主持人:是,说不清楚是哪个朝代的一些元素在里面。
    张也:其实不光是立领,我记得我去巴黎,很多欧洲设计师不认为立领代表着中国,他们把立领认为是越南的,对于中国他觉得,中国的东方的元素很混杂,比如说像我这种领子,就是交叉式的领子,在很多中式设计中,也是用这样的领子。
    主持人:我穿的就不用说了,下午茶开播之后,就是一直都是旗袍,据说旗袍是满族人留下来的,后来就演变成中式服装的一个代表了。
    郭培:对,实际上我们接触最近的旗袍就是这个年代的,中间也有过一些改良。其实中国服饰文化不单单指旗袍,各个朝代都有。我觉得,中国的服装文化有非常宽阔的领域,在我们三千多年的文化中,哪个朝代都有最精髓的东西。
    主持人:所以在这样一个历史积淀下,春节我们到底应该穿什么?你们春节的时候会穿什么?张也?
    张也:我今天拿了一件我今年春节要穿的一件衣服。
    郭培:就是下了春晚的舞台。
    张也:红色和灰色的,那两个棉袄。
    郭培:长的。
    主持人:我们请我们的设计师拿上来,这是下了春晚的演出,回家吃饺子的时候穿的是吗?
    张也:对。
    主持人:好漂亮的一个袍子。
    张也:能看到吗?
    主持人:要站到中间么?
    主持人:这件准备是过年夜的时候穿的是吗?
    张也:其实这两件都可以,它是两件小棉袄,你要说完全像大家印象中很严格意义的那种中式,它也有一些变化。
    郭培:你可以提高一点。
    主持人:它绣的是梅花。
    张也:对,梅花,你看它下摆的边,这个跟以往的我们设计的大红牡丹恰恰相反,用了红底,然后这种棕色来做牡丹。
    主持人:不这么怯。
    张也:很时尚。
    郭培:大家对中式衣服好象有个固定的概念,就是过年就得穿红的,牡丹花就得是红的,梅花也得是粉的。其实这个概念用到每一个人身上,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一些变化。
    主持人:改良的中式元素是吧。
    郭培:可能都会,可能会更合适你。
    主持人:郭培今年过年的时候穿什么呢?
    郭培:我自己也有。这个我是没法穿,因为我不出门。
    主持人:张也要经常应酬。
    郭培:我在家要带孩子,我有个两岁的小女孩,我得看孩子,所以我有的时候准备很短的小外衣。
    主持人:居家休闲的。
    郭培:对,很小。
    主持人:穿起来给我们看看吧。
    郭培:穿起来,非常简单,因为我觉得有时候中式可以很简单,不一定像你这样一定要穿旗袍,穿得那么严谨,就这样一件外衣,套我平时的衣服。
    主持人:就是普通对襟。
    郭培:对。
    主持人:领子弄弄好。
    郭培:这衣服很有意思,袖子宽宽的。
    主持人:这件衣服的设计是什么启发了你?
    郭培:其实这件衣服就像一张纸一样,上面注重的是图案,这个图案都是手绣的,这个丝绒和这种暗红色搭配,这个襟是做旧的,有点古董的味道。
    主持人:金色和红色搭配起来很富贵。
    郭培:对呀,这样就挺好,而且特别好携带。
    主持人:这么宽的袖子你带孩子会方便吗?
    郭培:带孩子就脱下来了,这是来客人的时候穿的。
    张也:你看这个衣服,这个形状,就像我们在电影里、在书上看到男同志穿的那种连袖的马褂。
    郭培:它是。
    张也:但是把它更精致化了。
    郭培:它没有什么散,剪裁很简单,这个也是中式的。
    主持人:它虽然不注重线条,但是它注重造型。
    郭培:对,比较夸张,我比较喜欢这个刺绣,手工刺绣。
    主持人:这件是大年初一穿,这件是初二回娘家穿是吗?我看颜色特别鲜艳。
    郭培:这一件是小棉袄,这是出门的时候穿的。这件衣服很有特点,它的领是粉红的,绣着凤,牡丹花里面是蓝色丝绒,这是两面穿的,如果你觉得穿外面颜色有点太鲜艳。
    主持人:太张扬。
    郭培:你可以穿里头,这个边还有很多小扣子,这些扣子可以放下来,一放下来就变长了。
    主持人:图案是中国传统的凤凰。
    张也:牡丹。
    主持人:菊花,对。
    郭培:没错,这件衣服看着非常传统的。但是它在设计上是花了心思的。你看衣服可以加长,扣子剪下来就长了,窝上去就短了;包括袖口上的绣花,我很喜欢手工的,喜欢刺绣,所以在我的作品上都有表现。有时候你不要想,今年过年只能穿一次,其实为了这一次也值得了。
    主持人:穿这样的衣服过年确实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郭培:对呀。
    主持人:但是会不会很贵?
    张也:很隆重。
    主持人:普通人可能都穿不起。
    郭培:中式服装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档次,可以很贵,也可以很便宜。
    张也:像以前那种粗布做出来的中式衣服,学生装。
    主持人:棉麻的。
    郭培:还有一种我印象当中对旗袍的认识。
    主持人:一下子让我们觉得,眼神迎来一道光芒,很艳。
    郭培:像你这种面料本身就有花纹,它就可以做成一件中式的衣服,那就没有那么贵的成本。我觉得,看你对中式服装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我和我的好多朋友都非常喜欢,已经达到热爱的程度,已经不是单纯为了穿着,而是就变成了一种收藏。
    主持人:多少年了,你们喜欢中式服装?
    郭培:十年了。
    主持人:那么长时间了。
    郭培:至少,我和张合作也有十年了。
    主持人:中式服装很多外国人都非常喜欢,秀水卖唐装的地方就很多。
    张也:最早在老外的画作当中出现中式服装是在18世纪,当时就有一幅画叫天文学家,是欧洲一位画家画的,画里面所有的外国人都是穿中国康熙时期的马褂,戴着那个时期的帽子,很有意思,而且像国外的这些大品牌,像Dior,然后还有。
    郭培:cucci。
    主持人:都有中国红的设计。
    张也:几年前他们就出现过中国热,就是一些立领、斜襟、开衩,把他们认为的那种中国的服饰美,通过他们设计师的手,搬到巴黎时装舞台上。
    主持人: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要买新衣服,很多民族,很多国家都保留了自己的这种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比如说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印度的莎丽、越南的长衫,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换上自己本民族的服装,来表示一种对民族节日、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怀念和庆祝,我们聊聊明星定制华服的故事。
    主持人:郭培的这件衣服确实年味十足,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
    郭培:快过年了,我觉得过年之前一穿上新衣服马上节日的气氛就有了,这种气氛是影响环境的。
    主持人:我想问问,知不知道旗袍最多的是陈香梅还是宋美龄?
    郭培:宋美龄。
    主持人:宋美龄?
    郭培:宋美龄一生穿旗袍。
    主持人:但是陈香梅捐就捐了一千件旗袍。
    郭培:数量上不知道是谁。
    主持人:听说很多人现在主动去定制旗袍,定制中式服装,什么人在琢磨这些东西。
    郭培:很多啊,现在越来越多。应该讲是很多中国人现在很在意,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婚礼的时候,都挺在意的。作为中国人,我觉得这跟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国文化被全世界关注这种大氛围有关系。我穿中式衣服的时候也觉得很骄傲,很自豪,能体现我是中国人。比如说很多明星走红地毯,前段时间我给李冰冰设计了一件礼服,她去釜山参加韩国电影节穿的,其实式样、轮廓还是西式的,就是用水墨手绘的图案表现了一些中国元素,她回来的时候发了一条短信给我,说她第一次觉得她穿着中国设计师的服装是一种骄傲,很多人问她,说你的衣服是哪设计的?,是不是大牌啊?
    郭培:她说是中国设计师,是我们国内设计师设计的。
    主持人:这件衣服有没有带。
    郭培:她说她心理觉得骄傲,我带来了,就是一件黑白色的。
    主持人:我们大家可以看一下。
    郭培:你看就是很简单。
    主持人:我觉得很时尚。
    郭培:但是你能感觉到它有中式元素,包括我们中国人喜欢的荷花,这个荷花除了手绘还做了一点立体效果。
    主持人:水墨丹青。
    张也:像一幅水墨画。
    郭培:对,像水墨画。
    张也:其实现在不光是中国人关注中式华服,很多外国明星到中国来的时候,都会穿上中国的旗袍。现在不光我们自己喜欢中式华服,外国人也非常喜欢。
    主持人:华服的概念我们经常搞不清,我们想让郭培帮我们梳理一下中式元素都包括哪些?比如说在这里面,你用了哪些中式元素,荷花我们知道,水墨国画。
    郭培:对,国画。
    主持人:还有呢。
    郭培:这是中式元素,比如说像你的衣服,很典型的立领、盘扣。
    主持人:这盘扣都是手工的是吗?
    郭培:全都是手工的,包括旗袍的轮廓。我给章子怡在奥运会上取圣火设计的那一件,其实没有这个领子,但是有两个小小的细带,有很多人觉得像肚兜,但是轮廓是旗袍的,大家都说那个是旗袍。
    主持人:这件衣服轮廓上你有没有借用一些中式元素?
    郭培:轮廓上没有,我只是在图案上,点缀了一些中式元素。你要分环境和场合,有时候点缀就够了,过年的时候,应该多一点。像我的衣服,中式剪裁是平面的,有点像和服,这种剪裁是很典型中式的。
    主持人:中式元素里不仅是立领、对襟、疙瘩扣这些局限的东西。
    张也:对,它只是一个概念,经过这么多年,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那个朝代非常突出的中式衣服的一些概念在里面,每个年代都在不停的在变化。
    郭培:对,现在很多服装的灵感来自于传统的元素,比如说我前一段时间做了很多青花的设计,青花瓷就来自于我们的瓷器。
    主持人:我们的杯子就是青花瓷的感觉,蓝白的这种颜色对比。
    郭培:蓝白一下子就想到中国的青花,当然就可以把它用在设计里面了。
    郭培:一般一看到青花,就会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你可以把它点缀在服装上,不一定非得穿很典型的中式服装,中式服装对人是有一点约束性的。当你穿旗袍坐在那里,你就不能很随意,要有一种仪态。
    张也:从容的态度。
    郭培:对,要从容的对待它。
    主持人:歌唱家里面,民歌手穿中式服装的特别的多。
    张也:特别得多。
    主持人:是很长时间里民歌手的一个代表服饰。
    张也:其实不是,你看像30年代,40年代,中式服装只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服装。
    主持人:你日常生活会穿吗?
    张也:我会穿,我有很多这样的衣服。生活中也可以经常穿着,可以把它穿得很漂亮。
    主持人:郭培这件一看就很贵,这个开价。
    郭培:很便宜的。
    张也:这跟选材、手工的不同有关。这件衣服很肃静,年轻人的话,可以搭配牛仔裤穿,如果是像我这样子呢,下面穿一条裙子就可以很斯文,然后也很华丽。
    主持人:她运用立领。
    郭培:斜襟,大襟其实就是中国元素。
    张也:然后加了这样一个小袖。
    主持人:灯笼袖。
    张也:这小袖很时尚。
    郭培:这让传统的中式衣服变得活泼了,让它实用化了。
    主持人:而且也不贵。
    郭培:如果不用刺绣,用一些。
    主持人:简单的面料。
    张也:简单的手工。
    郭培:做旗袍肯定是丝绸,当你穿上丝绸做的旗袍,你会有一种很安静、很稳重、很端庄、很妩媚的感觉。
    主持人:那样就不能做体力劳动了,一般只能坐在那喝喝茶,吃吃饭。
    张也:其实也可以,现在好多年轻人会把旗袍做高开气,下面配一条牛仔裤也很好看。
    郭培:也很好看,可以有很多现代的改良。
    主持人:对。
    郭培:过去在旗袍的那个年代里,一般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也穿旗袍,并不是说穿旗袍就不能够劳动了,只是说我们现在对旗袍的要求高了,比如说你这件旗袍是经过改良的,因为它是上袖。
    主持人:上袖是这个短袖。
    郭培:袖子是西式的裁剪方法,就像西装后装的袖子,叫上装袖,中式的裁减是像我和张也穿的这种连袖裁剪,平面裁剪,这个活动起来非常方便,我见过有一幅年画是穿着旗袍打高尔夫。
    张也:我对旗袍的第一个印象是我外婆的照片,她当时穿了一件土布旗袍,我觉得外婆好漂亮,第二件旗袍是我妈妈穿的一件白色的中式的衣服,扛着一把锄头。
    主持人:在农田里照的。
    张也:他们那时候上山下乡,所以中式衣服不是像大家现在想象的那样,一定要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穿,穿上一定会很拘禁,穿上一定要注意仪表。是你怎么样去穿旗袍,而不是说我过年一定要穿旗袍,让旗袍来衬我,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近几年穿中式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郭培:对,是。
    主持人:是不是找回根的感觉,或者找回自信的感觉,就像李冰冰穿到那件服装之后,她觉得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文化,穿出去很骄傲。
    郭培:我们的明星在国外走红地毯,如果穿的是西方大品牌,她穿起来也很漂亮,不过是只是漂亮而已,她心理上可能缺乏一种感受。
    张也:东方美和西方美还是稍有差别的,在参加一些重要的场合时,我都会特意去郭培那定制一些特别的衣服,像我今天带来的一件衣服。
    主持人:蓝色演出服,很华丽很漂亮。
    张也:对,这个是我在奥运会闭幕式上穿的。
    主持人:这样一件纯手工的衣服,绣了多长时间,改了多长时间?
    张也:三年。
    张也: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设计师,还得有一个很会穿的人。
    主持人:对张也这样,对于中式服装很讲究的人,她对设计师有很高的要求,三年磨出来的衣服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主持人:我们怀念外婆的黑白照片,因为她给了我们中国女人传统美的那种感觉,现在周围的人越来越重视民族东西,所以中式的设计越来越讲究了,张也怎么想到创造出这样一个,复杂,雕梁画栋的衣服?
    张也:这件衣服的灵感是从戏服上面借鉴的,因为那些衣服太华丽了,我们喜欢这样的东西,其实那些元素也可以为我所用,把一些精华的东西利用起来。
    主持人:比如说呢。
    张也:你看这些绣法。
    郭培:这很传统的,当时张也说希望做一件有戏服元素在里面,比较夸张图案的衣服。
    主持人:戏服的。
    郭培:就是传统的唱戏曲的。我当时想给她做一个很特别的图案,我绣了一只银凤,一条金龙。
    张也:九条小龙。
    郭培:但是最有意思的这九条小龙长得都不一样,我们当时在设计图案的时候,特别开心,每条龙都绣得都不太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主持人:虽然是三年,但没觉得漫长,每天都是创意。
    郭培:很有意思。
    张也:有的时候参与一件衣服的创作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两个人在磨合下一点一点完成这件服装,看着它一点一点变得很漂亮。
    主持人: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件衣服呢?
    张也:这可能是跟我们每天都在舞台上有关。舞台上会有很多演员出现,你怎样去突出自己的特点呢?我不太愿意跟别人一样,所以我要穿中式的衣服。最开始的时候,试了传统的旗袍,可并不适合我,所以我们选择用中国旗袍的这种领型,包括它的整个衣服的大体形状,加上大鱼尾。
    主持人:我觉得像美人鱼。
    张也:对,鱼尾其实很西方。
    主持人:西式的。
    郭培:传统礼服中最典型的轮廓,加了个中式的领型,肩部设计。
    郭培:张也所有的荧幕形象,穿的基本上轮廓都很相近的,但是细节都不一样,她把这个穿成了自己的风格。
    张也:她劝过我说,我们换一个别的吧,别穿旗袍了。
    主持人:对中国元素的狂热爱好者。
    张也:曾经,她说过我已经没有为你做衣服的灵感了。
    主持人:你已经把她榨干了,她有没有换设计师?
    郭培:不会,她脾气特别好。
    主持人:除了郭培设计的衣服,你会在其他大牌中找中式元素的服装吗?比如说身上这件,我们知道不是她的作品。
    张也:这是一名美国设计师设计的衣服,她的衣服是很好玩的,你看像剪纸一样。
    主持人:对,我看到中国元素用得很多。
    张也:谭玉燕也是一个很热爱中式元素的设计师。
    主持人:是一个美国华裔。
    张也:对,这是她来不及给我做的情况下,我会去找一些也有中国元素的服装。
    郭培:谭玉燕的设计也很好,因为她很会用西方面料,比如说弹力面料、针织面料,包括印花,她经常会用一些宗教里面的佛像、花纹放在服装上,她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设计师,我有点不太敢用宗教上面的图案。
    郭培:对,我觉得对宗教的一些东西要谨慎的使用。
    主持人:你不够open是吧。
    郭培:不是,我生长在这个环境里,被很多东西影响。我觉得用花凤、青花图案都可以,包括建筑上的所有图案都可以用。
    主持人:但是你用图腾,用宗教的就比较保守。
    郭培:我不会用,还有包括一些我们领袖的画像我也不会用。
    主持人:在国外过圣诞节,过新年的时候,当地从台湾、香港过去的人就会穿上华服过年。
    张也:在巴黎、纽约都能看到。到过年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老外,会穿得比我们还年味浓。
    主持人:一片中国红。
    张也:对,然后还笑嘻嘻的说中国话,春节好。
    郭培:很有意思。
    张也: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喜爱和认同。
    主持人:刚刚张也还说到陈香梅,当时光旗袍就捐赠了一千多件。
    张也:她在浙江理工大学做了一个她的陈列馆,当时一次就捐赠了一千件她的旗袍。
    郭培:我帮陈香梅女士做过旗袍,那时候她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她还是喜欢旗袍,她有一千多件呢。你知道你有多少件吗?
    主持人:张也有多少件?
    张也:中式的衣服,太多了。
    主持人:我觉得她可能会有上千件。
    郭培:对啊,我给她做的就有几百件了,她自己有多少衣服了,你要是一生算下来,我看不止一千件。
    主持人:宋美龄是一生都穿旗袍。
    张也:一生都穿,而且她有一个专门给她做旗袍的裁缝师,她走到哪里都带着她。
    郭培:很早以前,我也做旗袍,我是做上袖的,我做旗袍做得很瘦,外形很好看,但是穿起来都很累,我当时觉得漂亮的衣服穿上都有点累,这是我早期的一种想法。
    主持人:你要展现的是身材。
    郭培:我不懂,突然有一天一个美籍华人找我做旗袍,她要做生活中能穿的那种,要很舒适的。她跟我说,他需要一名设计师能帮她做好她需要的旗袍。当时我在想,旗袍,生活中能穿的很舒服?她说要便装,怎么可能呢?
    主持人:就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黑白照片里的外婆一样,她们也都穿着便装。
    郭培:后来,李邵红他们有部戏,我拿的是标准的旗袍,绣花、手工特别多,我想这个肯定没问题。
    主持人:结果他们觉得不够朴实?
    郭培:他们说我不是要这种旗袍,不要这样的,这不叫旗袍,我那时候突然间觉得我自己不会做旗袍了,他要的就是那种最传统老式的,但那种旗袍我们根本不会裁。
    主持人:上海还有一个老裁缝师。
    张也:已经七八,八十岁了吧。
    郭培:当时李少红说,在做雷雨的时候,他就从上海把那位裁缝师接来做,到现在他们都看不见了。我当时从剧组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去了潘家园买了八件老旗袍,就是破的、烂的,看着黄黄的。
    主持人:你要研究裁剪。传统裁减我们已经丢了。
    张也:所以有一个人讲过一句话,我一直不理解,说旗袍是一个流动的官窑青瓷,就是说是稀世珍宝。
    主持人:太不容易了。
    郭培:其实是一块布在你身上,没有立体的,不是说像西方的。
    主持人:对只能东接一块,西接一块,整个是流动的。
    郭培:肩没有缝,袖子没有缝,就是一整块布中间掏了一个洞,脖子进去,是这个概念。
    主持人:我想想这种传统裁剪应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
    郭培:而且还做得立体。
    张也:现在已经有人在做旗袍申报 世界 非物质遗产的事情了。
    主持人:30分钟时间到了,感谢两位嘉宾。

  相关稿件
· NE•TIGER高级华服亮相日本 2008-12-31
· NE•TIGER在香港上演高级定制华服秀 2008-04-28
· 皮草华服秀[图] 2007-12-12
· 汇丰在华服务网点即将遍及18个主要城市 2007-09-18
· 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也在扩大 200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