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整合提速 文化旅游商业将演重头戏
    2010-01-14    作者:刘丽靓    来源:证券日报

    作为国资改革的“排头兵”,日前,上海又推出了新的国资整合战略规划。不仅提出要将加快实施“开发性重组”和“资本证券化”作为今年上海国资改革的重要方向,还提出要将国资从造纸皮革等行业退出。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资管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将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国资整合,而文化产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整合将上演上海国资整合重头戏。

  传统行业整合基本收尾

  据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表示,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再提高6-7个百分点,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与此同时,2010年上海国资将从皮革、毛皮、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7个行业实行战略退出;另一方面,上海将继续推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发展的载体。
  2009年下半年,上海医药国资整合取得新进展。根据“新上药”整合思路,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将以吸收合并方式“三合一”,同时实现上海医药集团和上实集团部分优质未上市医药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而同属于上海国资整合范围,作为百联集团下属非主业资产,第一医药的中成药资产与“新上药”部分业务重合,不排除第一医药未来被整合的可能。
  “上海的这些举措主要是在大的国资重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整个国企改革以及国企份量在国内都属于领先地位,在国企的重组当中它一直是想争先。做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在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和突破口,都在下功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和央企的重组一样,上海同样需要减少地方国有企业的个数,整合力量打造地方国企的航空母舰,这就需要在国有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上做一个重新的部署和规划。
  “上海国企整体上市的速度也将加快,上海很多集团性、控股公司性的国有企业更多的将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把无效和低效的资产逐渐挤压出市场,通过整体上市来打造几个航空母舰级的大型企业。”李曙光认为,由于上海产业基础是不错的,因此金融业、航运业、医药、房地产等原来的传统的制造业整体上市的步伐将会加快。
  房地产业中,原南汇区的中华企业,其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旗下地产公司有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中星地产三家。其中金丰投资和中星地产的储备规模分别为60万平方米和150万平方米,不排除上海地产集团将中华企业作为下属主要资本运作平台,将优质地产注入到中华企业的可能性。

  现代服务业整合是下阶段重点

  “上海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国有经济基础非常雄厚,但原来是优势现在却变为了劣势。因为世博会带来了很多的商机,也要求建设一个更加绿色的上海、人文科技的上海、国际化的上海。因此,解决污染能耗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下一步的方向,而加大与其新定位相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上海作为一个被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它在国企重组这一块迈的步伐更大一些,上海国企改革正由生产型行业向现代服务型行业过渡。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受世博影响,文旅商业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上海国资整合的主要方向。
  而文商旅业的整合符合前面分析的“两个中心”建设促使上海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和现代服务业长远发展的逻辑,同时也符合上海消费业发展大势,产业成熟度相对较高。
  “上海已基本完成汽车、电气、食品等制造业的整合,下一步整合重点转向现代服务业。”国海证券研究所栾雪飞认为,在“两个中心”建设的长期大背景和上海市产业政策的布局之下,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总产值的78%,对应其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支撑其经济长期发展的选择应是现代服务业。
  栾雪飞认为,推进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和重组已被列为上海市委、市政府2009下半年工作重点。《上海金融国资和地方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基本已形成框架。随着具体实施意见的公布,2.4万亿规模的上海金融国资即将拉开证券化大门。上海国际集团是担任金融资产整合最关键的平台,但由于上海市金融国资布局分散,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开放式重组”意味着主体多元化和重组方式多元化,在引发丰富想像空间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重组进程慢于其它行业整合进度。
  而商业整合方面,如目前的百联集团直属于上海国资委,旗下资产众多,在整合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旗下控股百联股份、友谊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旅游与酒店行业中,锦江国际可将旗下酒店板块整体上市,也可将集团地产、餐饮方面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锦江股份,以及与锦江酒店H股的整合,还有坊间流传的整合衡山集团、锦沧文华酒店等。
  但李曙光指出,上海整合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解决传统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如何让原来传统的产业功能转化为服务业的功能,因此需要加强培训,特别是金融业,均需要引进高端的人才。随着整合的大力推进,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变化,中心的定位更加有支撑,国有企业经营思路特别是按照国有资产法来整合会有新的突破。

  相关稿件
· 西藏将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 2010-01-14
· 上海: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 2010-01-14
· 上海国资改革再出发 2010-01-13
· 上海成品油价格战全面打响 2010-01-12
· 上海国资监管全覆盖再迈一步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