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为什么总被外资操弄?
    2009-12-10    作者:马红漫    来源:中国新闻网

  “民以食为天”,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品牌食用油12月6日价格均有所上调,涨幅多在6%-15%之间。有媒体报道,各地闻风而动的消费者甚至开始大批量购油囤积,市场恐慌情绪可见一斑。
  作为日用副食产品,食用油价格的平稳关乎国内食品安全,理应平稳运作。然而,当下国内食用油市场却时常充满“迷雾”,价格预期混乱。究其根源,国内大豆等上游农作物市场份额偏低、定价权缺失,是最终导致食用油价格涨跌无序的主要原因。
  居民对食用油的消费具有较大刚性,食用油价格走势直接关乎民生,理应成为价格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所在。但遗憾的是,由于外资在实际上已垄断了食用油的市场供给,由此导致国内市场价格绝非单纯由供求关系影响,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外资独特利益所左右。对此,市场监管部门不应简单地置身事外,而是要以切实保护本土产业与公众利益为根本诉求,着力培育具备一定实力的民族企业。唯有打破外资市场垄断,才能够真正维护相关经济领域的平稳运行。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连年攀升,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上游农作物耕种量日渐稀少。以大豆为例,我国本是全球大豆的主要原产国和出口国,1995年大豆对外依存度只有7%左右,但从2000年开始,我国却变身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即便是国内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今年以来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也呈现激增之势。一季度,上述三个省份分别进口大豆44.1万吨、37.3万吨和28万吨,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84.5倍、2.6倍和1.6倍。而在同期,全国大豆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累计进口1015万吨,同比增长30.4%。据初步估算,国人偏好食用的大豆油,其原料有高达六成的比例来自进口。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使大豆生产成本较低,其成本较国内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国家大豆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规律使然。现在问题是,随着国内农产品进口大门的敞开,国际粮商也大举进入,通过低成本大肆兼并重组本土企业。总体看来,我国食用油市场已被外资企业牢牢把控在手里,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或控股,占到总股本的66%。由此导致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已被大型跨国粮商所控制,中资企业在行业内的定价权已经是全面溃败。以此次率先高调涨价的金龙鱼与鲁花两大品牌为例,其股东名单里就分别闪现跨国公司嘉里与益海的身影。而追根溯源来看,这两家外壳不同的企业却同属于一个海外集团,即马来西亚丰益国际。透过这一集团对市场的控制程度,我们不难看出外资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上巨大影响力。
  外资对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垄断,加剧了价格波动幅度,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走势预期。此次食用油价格上调,生产厂商给出的理由是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今年5月份,在金龙鱼主导的食用油涨价中,其理由也是如出一辙。当时业内专家的测算显示,涨价前益海、嘉里每吨豆油的毛利润就有100元左右,而提价后每吨销售价格达到9000元/吨,对应的每吨毛利润就高达1000元。可见,所谓弥补成本说根本无法成立,涨价的本质实为外资凭借市场垄断势力谋求利润增长而已。
  其实不仅在大豆及食用油一个领域,国外投资机构大规模布局国内养殖和粮食加工业也已是近年来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资本结构变化过程可谓是利弊兼有。利则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现代化,弊则威胁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对可能出现的负面状况做出充足准备,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外资准入规范制度,即根据不同产业特征规定外资进入的个体总量及比例上限,而非无节制地引入境外资本。就以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为例,国际通行的规则以单个外资企业不得超过15%-20%为上限,类似“红线”规定应该在所有农产品领域被明确化,并得到严格执行。
  一波一波的食用油涨价风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如果真正的市场竞争已经缺失,那么需要反思的则是行业监管缺席现状。

  相关稿件
· 多个地方品牌食用油价格上调 2009-12-07
· 国产高档食用油"茶叶籽油"异军突起 2009-12-01
· 侨企益海嘉里打造健康食用油 2009-10-30
· 食用油价出现止跌回稳迹象 2009-10-19
· 食用油、水果价格继续微幅下降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