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今日观察 洞察世界
    2009-11-03        来源:经济参考网

    央视经济频道的《今日观察》栏目,逐步走红全国,我认为是办得成功的。
    现在除了经济频道的《今日观察》以外,央视还有两档评论,一个叫《今日关注》,一个叫《今日说法》,这“三个今日”栏目,在我看起来已经成为央视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在全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今日观察》定位为经济评论节目,实际上是对最新重大的经济现象和经济的事件做出解读。在梳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分析产生原因,判断基本性质,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而做出应对的举措。
    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真正所需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我们经常说信息是零,解读是精,因为事实最近,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今日观察》的出现,应该说适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今日观察》的走红,符合时代需要,它鲜明的特点,在我看起来值得借鉴和推荐,《今日观察》这个栏目它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个特点是议题的前言性。议题的好坏能不能抓的准确,《今日观察》栏目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得不错。第一选择最新的事件,第二不回避敏感事件,第三选择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事件。这三个方面第一点不难,新事件层出不穷。第二点有难度,因为有些话题不好说,比如说股市,比如说一些非常前沿的事情。最难的是第三个中央关心、公众关心,在结合点上你要抓住这个话题,这是最难的。这是真正的水平体现。我看《今日观察》在议题选择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功夫,而且以后需要在这个方面继续下功夫。
    第二,话点尖锐性。主持人提问比较尖锐,直中要害,我们嘉宾的评论也尖锐,观点鲜明,话锋锐利,观点新锐,我非常欣赏。《今日观察》在这个评论过程当中很少的宣传腔,宣传味,很少的说教,这跟过去的引导类节目,大话、空话、套话一大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今日观察》的语言是干净的,话语的尖锐并不在于高声呐喊,高腔怪调而是分析的中肯,让人信服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节目的可视性。谈话类节目是你讲我讲,讲来讲去未免枯燥。而《今日观察》调动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视频、图表、图片、字幕、场内场外观点的互动,甚至漫画也上了我们的视频,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现场气氛比较活跃,虽然我看有些节目编排的稍微有点乱,但总体说豁然有序,这是我欣赏的。
    第四,嘉宾的权威性。挑选嘉宾当然是有很多标准,如果说一档节目能不能有吸引力,关键在议题。而一档节目有没有水平,关键在嘉宾的挑选。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今日观察》在挑选嘉宾,包括在座的评论员,我看到你们很熟,看了你们很多次,谢谢你们给我们很多观点,让我们在课堂上去挥洒一下。所以说《今日观察》在挑选嘉宾上基本是准确的,基本是某个领域的行家专家,甚至有些是泰斗式的人物。
    为了进一步办好《今日观察》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能不能有不同意见的交锋?《今日观察》这个节目基本上是互补式的,不管是两个嘉宾三个嘉宾四个嘉宾,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你的观点很正确,我再补充两句,刚才某某嘉宾讲得非常中肯,这个我完全赞成。在经济学界,在任何经济现象这个观点意见争论都非常大,所有的举措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说能够在一些党的基本的经济政策确保的前提下,就某一经济现象、某一经济问题,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今日观察》可能会更引人注目。
    第二,嘉宾的选择上我建议要面向全国。目前主要在北京,你们当然自己培养了很多嘉宾,我都很欣赏。我更希望《今日观察》能面向全国培养一批具有偶像性质的青年经济学者。
    第三,希望《今日观察》更脱雅通俗。现在有些嘉宾基本的语言方法是好的,但有些节目上有些嘉宾在专家看起来不专业,在公众看起来太专业,主要数字太多,术语太多,听的人昏昏的,因为这些数字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的意见是千万不要让专家在课堂上跟学生讲经济学知识一样,这样就枯燥了,这是一点小建议。另外,介绍嘉宾的时候少介绍官方的头衔,多介绍一些他们学者的身份,尤其是他们的学术成就,我不希望官衔来显示他的官方的地位,让人们知道知识的力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资深教授)

  相关稿件
· 李希光:从《今日观察》看新闻人才的培养 2009-11-03
· 胡智锋:多维度观察《今日观察》 2009-11-03
· 张铭清:寄语《今日观察》 2009-11-03
· 刘卫东:解析央视《今日观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