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解析央视《今日观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11-03        来源:经济参考网

    首先我对《今日观察》栏目谈一点个人看法,这个栏目开办一周年非常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立体化全方位的整合社会资源;第二评论选题故事化新闻价值高,有看点;第三以观点吸引独到为特点,彰显解疑释惑的作用,有卖点。可以用三高来概括,就是高端,它的话题是百姓视角,但是不是普通话题具有普遍意义;第二,主持人、评论员和专家组成的三方对话平台,观点细腻,在有些节目当中大有醍醐灌顶,淋漓畅快之效;三是高质量,今天的事情今天说,还要快说,及时快点。这是我对《今日观察》栏目整体印象。
    下面我想从社会技术与媒体理政的角度谈谈《今日观察》建设,这些属于个人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和业界同仁指正。
    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受到支配社会生活的技术力量的推动,从技术力量来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自然技术也叫工具技术,另外一个就叫社会技术,我们也叫它社会管理技术。很长时间以来各界对于自然技术力量感兴趣,对于社会管理技术往往是忽略。所谓社会管理技术就是人类改造管理社会调节优化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支持体系,社会技术往往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调控社会发展方向、管理社会事务来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新闻媒体和传播技术是社会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传播技术就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大家知道古希腊的哲学家把演讲术视为最崇高、最精致的学问和艺术,掌握语言、精通传播是贵族王权阶层垄断政治权利,实现国家治理、管理社会的重大技术。那么在中国也是如此,圣贤必是精通传播技术,那么从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角度来看,统治集团一般来说都掌控着传播的技术,这种技术界定了当时人们的时空观念,时空感觉和意义。近现代国家我们管理社会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各种调控手段和整个机制来完成的,其中包括四大机制,比如国家行政管理机制,社会公共组织整合机制,伦理道德和文化整合机制,最后还有一个媒体的舆论整合机制。
    新闻传媒是国家管理社会的软性手段,是国家治国理政的舆论平台,它隶属于媒体的机制,这种软性的管理手段,主要通过媒体理政来实现,什么是理政,简单讲就是治理政事,自身固有的政治心态与政治资源的特征,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发展它治理政事的功能与作用。说到理政,这里不能不说一下执政的概念,我们在学界有媒体执政的概念,也叫新闻执政,顾名思义通过新闻媒体来执政。那么在我国,比较早的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李希光教授,他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将新闻执政看成是舆论能力的方式,利用新闻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力和执政合法性。那么在这里我们用李教授媒体执政概念,是因为媒体执政是从政府的角度来阐发执政的方式。我的文章则是从媒体本位出发来分析当代大众传媒自身的政治形态,理政的功能,那么我们强化媒体执政的意义,就在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府转制以及文化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秩序失衡,行政管理失误,社会结构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媒体的公众领域身份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它的社会管理和舆论纠偏的功能愈加凸显,当下影响中国社会发展有六大因素。
    第一,数字信息技术;第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一体化;第三,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下的经济结构转型;第四,公民社会的构建;第五,网络催生政治民主;第六,文化多元交流与融合。在这种更加开放的视角下,解析央视《今日观察》所体现的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的合理关系,就是考量媒体力争的宏观背景,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高度发展大众传媒,是政府必须开发利用的政治资源和执政手段,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在建设法制政府、阳光政府、透明政府过程中,适应了时代的变化,以积极的态度调整与媒体的关系,政府与媒体共同保持对时代深刻体验,共同面对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的主动适应,这种做法却是明智之举,这是最具有政治体制改革意义的重大举措,也是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的新特征。
    第三,在中国公民社会赖以成长的条件和现实空间不断形成拓展之中,公民的自主意识也在加强,更加自觉的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利益相关的社会突发事件的考虑中来,新闻理政,正是对媒体、政府、公众三方上述现实需求的回应,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理政是媒体正确应对现实严峻挑战和完成历史重任的双重需要,具有突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今日观察》自身体现的媒体舆论特征:
    第一,密切关注和把握社会整体的脉搏,及时调控社会历史流向;第二,研究社会思考与现象,以思想库、信息库及中央政府外脑的身份来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第三,作为重要的社会纠偏和社会积极再生机制,以X光透视式的方式来消除社会的消极现象,干预社会生活,引导正确舆论,推动制度建设;
    第四,聚焦社会问题,解读热点实践,以积极的舆论,独特的视角引导社会的整体意识域知觉;
    第五,构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平台,拓展政府行政空间与执政能力;
    第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提高公众信心的利用能力;
    第七,保障公民通过媒体实现政治参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八,为社会提供公众利益的媒体诉求通道,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九,为国家媒介系统积极准确地解读政府出台方针政策。
    最后我想对《今日观察》做一个友情提示,一是适当变换一下节目的结构,否则容易产生一个形式上陈旧的单调之感。另外,有些节目涉及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体现在节目中涉及的公共权利部门,特别是直接责任部门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比如“钓鱼执法问题”那档节目,还有“重拳能否剔清网游行业”,以及“杭州的飙车案”,好像我们媒体和公众大家在一起愤怒谴责了当事人,尤其是公权力。但是看完节目以后,我们有一种隔墙挠痒,不解渴的感觉。
    总之网络技术催生了公众新闻,社会记者,推进了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当每一位公民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的时候,对于我们职业传播者而言,观点就是卖点,话语权就是执政权,解释权加上独到的观点就等于执政资源,《今日观察》坚持这种传播理念,切合了时代的需求,谢谢各位。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稿件
· 首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与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2009-10-29
· 第三届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2009-10-22
· “北京数字集群论坛”举行 2009-10-20
· “主要经济体论坛”为气候变化大会预热 2009-10-19
· 诺奖得主马斯金将出席招商证券论坛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