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需痛下决心 优化结构要狠下功夫
    2009-10-21    作者: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多次强调,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为当前保增长提供强有力推动,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笔者以为,在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接近度过的情况下,在中央将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前夕,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事实上预示了未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外延式投资和粗放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率,是中国经济挥之不去的顽疾。不少地方和企业,过分追求量的增长,过分看重GDP增幅,对产能过剩麻木不仁,对破坏生态环境无动于衷,对大量浪费能源和资源视作理所当然。
    从客观效果而言,各种形式的经济危机是对经济的强制性调整,虽然会有破坏作用,但却挤压了低效产业、提升了高效产业。这次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就对疯狂膨胀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度投机的金融产品被挤出,过度逐利的金融机构被淘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还在进行之中。
    为什么要“痛下决心”?因为转变增长方式是不容易的,调整和优化结构更难。没有人愿意自找苦吃,放着成熟和熟悉的模式不用,非要面对麻烦多多和困难重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改变和调整是内外环境逼出来的,是为生存所迫而不得不为之。在严重“伤病”面前,别说自断臂膀,就是像关云长那样敢于让华佗刮骨疗伤的又有几个人?
    本来,危机可能是调整与转变的机会,但如果放任危机又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即便如标榜市场经济最彻底的美国,也都在第一时间发挥了“有形之手”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一方面避免了巨大的破坏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调整。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中国通过多项政策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让位于“救急”,致使一些深层次矛盾被掩盖,有些问题甚至变得更严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想实施“无痛疗法”不可能,想一蹴而就也仅是美好幻想。比如本来就很严重的产能过剩,比如原来就广泛存在的高能耗,在一些地方保增长的热浪中反而“变本加厉”。面对这些情况,不痛下决心怎么会有进展?不敢狠下功夫怎么会有成效?
    痛下决心,就要居安思危,就要主动和积极地自裁痈疽、自寻苦药。从长远看,这是损失小、代价低的做法,是用短痛避免长痛的明智之举。
    狠下功夫,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转变和调整是一项苦战、长战和难战。一般的用力不行,要像革命前辈搬掉三座大山那样,有一股狠劲,有一腔拼劲,有一种韧劲。除了“力”之外,狠下功夫还包括“智”———这是一场拼智力、拼智慧的征战,是要在保增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损失,实现“成功转身”。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在中国目前形势下,又和种种利益关系纠缠在一起,变得更为艰巨复杂。不下狠功夫,根本理不出头绪、找不到病源;不下狠功夫,难以快刀斩乱麻,难以开出苦口良药;不下狠功夫,往往陷入现有的利益格局不能自拔,沉迷于熟悉的模式不思进取;不下狠功夫,就容易在种种困难面前退缩,就可能在一两场小胜后忘记大目标。狠下功夫,还要在产业导向、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协调宏观经济部门和各级决策机构,形成合力。
    在转型和调整中,不要忘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老老实实地遵从市场规律。要认真研究市场信号,要认真关注价格走势,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向,要认真把握资本市场动态。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才是调整和转变的主体,是“痛苦”和“艰难”的主要承担者,当然,也是成功转型的主要受益者。为企业提供最佳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不能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甚至搞不合市场规律的“拉郎配”。不要把企业仅仅看作是自己政绩的“执行者”,企业更重要的历史责任,是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承载者。一个市场,一个企业,抓住这两头,调整才有规律可循,转型才有实实在在的主体。
  相关稿件
· 中国经济未来有望持续向好 2009-10-16
· 中国经济明年底可能再度过热 2009-10-15
· 刘树成: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2009-10-14
· 余永定: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复苏"短板" 2009-10-14
· 中国经济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全面复苏 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