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化分工高度发达、互联网和IT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由消费者以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的时代正在来临。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公司做小?也就是大公司如何保持小公司特有的灵活性?同样的问题,今天更加紧迫地存在于中 国制造业企业群体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以前引以为豪的产能和规模,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正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轻公司》一书,为这个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
“轻公司”的滋生蔓延基于这样的背景:专业化分工高度发达,互联网和IT飞速发展。此时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这条轻资产渠道实现快速扩张,并且可以通过IT和互联网对制造过剩的产业链资源进行灵活调配,将企业边界之外的资源集结在自己周围,实现开放性成长。
我们看到各行各业都在涌现出这样的“新物种”,比如VANCL、京东商城、红孩子、钻石小鸟等,它们无一不是无限靠近市场端,拥有强大的客户组织能力,通过互联网和IT,反向匹配上游产业链资源,在带动产业链高效联动的同时,以轻资产的方式快速成长的企业。
这些轻公司的表面积不一定很大,但是反应却很灵活。它们往往拥有高效的供应链,并且能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这类企业,以非常规的方式,对传统的商业法则进行了解构。
“中国制造”的救赎
化妆品品牌植物语才创立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成长却非常快,在2008年的网络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若是按照创建化妆品新品牌的传统模 式,如果没有2000万的资金,就连华东区的货都铺不过来。互联网却让植物语有了一条更便捷的快速成长路径——通过阿里巴巴和淘宝,植物语可以轻易地和玉 兰油、欧莱雅等知名化妆品品牌摆在一起。迄今为止,植物语在淘宝网上已经有300多家代理商,俨然是知名的化妆品名牌。
植物语是中国制造企业在产业过剩的背景下,出口转内销的幸运儿,它借助互联网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实现了轻资产的快速成长。
互 联网的普及给那些在制造过剩、出口不景气的困境中挣扎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在“中国制造”的救赎过程中,企业有了多种可能性:一是自救,比如像植物语一 样开创低成本的渠道,寻找新的模式和市场进行转型;二是等待新的如轻公司一样的角色出现来拯救它们,比如前面提到的各行业的轻公司们,它们在产能过剩的背 景下为那些挣扎在价值链底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出口。
电子商务企业并不能完全代表轻公司,它们是轻公司的真子集。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收 集客户需求、判定客户期望的价值的平台,削减了渠道、仓储等商品流通成本,增强了客户的议价能力;信息终端的普及和配送体系的发展使得客户增强了购买和比 较商品的便利性;IT和互联网也使得客户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产品信息获取渠道。
真正的“轻”,不仅仅是企业在渠道端的轻,更重要的是后台的 轻——前者代表的是渠道端的轻资产,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以及目录销售等非实体渠道收集客户需求和数据;而后者代表的是高效率,通过互联网以及IT,对后 台的管理和流程进行优化,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后台体系,降低自己以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运营成本,降低库存,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有很多非电子商务企业的轻公司,它们同样是建立一个横向平台,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以互联网和IT反向匹配资源,打造出一个高效动态的价值网络。比如利丰集团,便是通过卓越的资源组织能力,组建高效的价值网络去迎合市场需求,从而获得高速成长。
除 了那些创新的新物种企业们,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企业也在面临变革。互联网和IT同样给了它们新的机会。借助于互联网和IT,企业之间的协作可以变得更 为平等和透明,基于信息透明共享的利益联盟成为企业之间协作的新商务关系,产业链上不同的价值环节彼此之间亟需做到信息共享,以信息这种非资本纽带,彼此 牢牢捆绑在一起。
在被互联网和IT冲击的新的商业环境中,信息正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价值。而轻基因则在这种环境中被培育和发展,其中包括了透明共享的信息机制、开放性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作为商业生态系统核心的组织者应承担的责任。这三者相辅相成,令企业在互联网和IT的驱动下进行商业变革。
消费者驱动商业未来
在商品稀缺年代,作为消费者的个体并没有太多的权力。中国消费者第一次权力解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商品开始变得丰富,超市业态发展起来。在自助式购物模式中,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倘佯在每个货架前,将每一件商品拿在手中细细揣摩,决定是否购买。
互 联网令消费者的权力得到了第二次解放。在如今商品过剩的时代里,我们可以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比价,查看每件商品的用户评价,看看那些“过来人”留下的意见, 决定自己是否购买。我们也可以恣意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价,为后来者提供参考。这一切信息的获得与产生,都是零成本的。
来自消费端的解放, 令企业也在发生着变化。管理大师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在其著作《企业成功定律》中提出,互联网、数字化、产业和技术边界融合等技术发展趋势正在交汇,社会文化环境也在出现相应的变革,由此 开创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新的动力机制。这是一场根本性的商业变革,以企业和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正在被一种个性化体验和共创的价值观所快速替代。
普 拉哈拉德揭示的趋势,实际上是基于互联网和IT技术引发的以透明、共享、开放为价值观构建的未来商业环境。相比于传统的商业环境,未来商业的变革是由个体 迸发的威力而驱动的,它们正在从消费端开始反向影响企业端,进而改变我们的商业环境。此时,个人既可以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产品的创造者。这种冲击波 将蔓延到大量行业,产生的影响也许会更具颠覆性。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开放透明的平台里共享数据和信息,以新的商务关系形成利益联盟,每个平台成员和消费 者都成为价值创造者的时代将会来临。
在上个世纪,IT是用来服务于制造的,大量的制造企业通过IT系统和工具实现了流程优化、精益管理、供 应链提升。为制造服务的IT工具也催生了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大鳄——通过打造一个开放的IT平台,聚集大量的供应商,进行大规模采购和销售,沃尔玛背后是 同质化、规模化的企业形态。
而现在和未来,IT将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消费。就如《轻公司》一书所阐述的那样,整个商业环境的价值重心已经完成 了从产品制造链到商品流通链的迁移,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令消费者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以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们,用先进 而免费的互联网产品,极大地延伸了真实社会个体消费者的行为能力,创造了一个可以赚到真金白银的免费生态圈。
我们可以预想这样的图景:当所 有企业都完善了商业数据库的建设,并在开放的价值网络中信息共享,那么,当源自于消费端的需求发出后,整个价值网络在互联网和IT的调配下实现快速联动, 并且通过高效的第三方物流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在整体灵动的极速供应链中,个性化按需定制商品将不再因成本高企而高不可攀,而是成为大众都能享用的日常 消费。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10年里,每一件快速送达我们手中的商品,里面都包含着我们作为消费者个体共同创造的价值。在个体对商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下,一个由消费者以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的时代正在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