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3日,时任微软总合伙人的比尔.盖茨写了一封“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我的公司刚花了4万美元研制了一款新软件,但是却被人免费复制盗用了”。他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的话,那么他将无力再研制出新的软件,大家在未来将满盘皆输。”时隔34年,当不得不“保卫微软帝国”明天的时候,微软却将历史上首次推出让用户们免费使用的word2010。而Windows7操作系统的价格,也将大幅下调。
最让人感到有趣的当然是这种对比。什么因素导致了微软的改变?用最简单俗套的说法来解释就是,“时代环境在变,假如不想成为因迟缓而灭亡的恐龙,你就不得不变。”这个世界现在不仅仅是“又热又平又挤又弯又湿”,它拥有更加重要的一种特质——免费。
“免费”时代的来临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拥有“收费电子邮箱”的记忆。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这个行业一片“钱紧”局势。当时的网游还不像今天那么火热,新闻的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这导致了广告收入的不足——新浪、搜狐和网易这三家已经上市了的国内门户网站,因为已经穿上了“资本的红舞鞋”,所以要千方百计的寻找盈利增长点。为了扩大盈利,它们纷纷打起了“收费邮箱”的主意。一时间,“收费才是主流”。收费的网站们形成了铜墙铁壁,水穿不通。
然而这种对于网站们来说,“甜蜜的好日子”过的并不长久。2004年4月1日,Google在“愚人节”那天推出了gmail。跟其他网站只提供少的可怜的几MB邮箱相比,它一出世,就是1G的庞大容量。它设计简单,方便好用。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尽管一开始的gmail还必须接受邀请才能使用,但它无疑构成了整个收费联盟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块。没过多久,不甘于自己的用户被抢走的网站们,不得不推出自己的免费邮箱。
这种免费源自害怕被竞争对手赶超所导致的恐惧。而在商业领域里,一些原本应该收费的内容也选择了免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既出于无奈,还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2008年11月,英国蒙提·派森飞行马戏团1在世的成员因为他们的表演视频盗版猖獗而触怒,在YouTube网站上郑重地发表了一则声明表示:为了不再让该网站被画质糟糕的要死的视频占据,他们将免费提供下载。仅仅过了三个月之后,这一看似草率的做法却收到了奇效。蒙提·派森飞行马戏团的DVD销售量跃升至亚马逊电影和电视剧销售榜单的榜眼席位,在一个季度之内,销售量令人惊讶地增加了230倍之多。正是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之下,免费变成了一件“有益无害”的事情。
以互联网的规律来看,几年时间之前的这个故事已经近乎于“天方夜谭”。对于那些在互联网使用已经成为社会基本工具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人们来说:免费不是新闻,收费才是新闻。正是因为如此,前不久《纽约时报》网站说要对内容进行收费,就使得这家以关注新闻为宗旨的机构本身,变成了新闻关注的焦点。
这些只不过是“免费时代”来临的几个例子。其实,“免费”拥有的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久远的历史: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一直以来,我们所买的报刊杂志的价格,是不足以弥补它们的成本的。而它们之所以能够“赔本”卖给我们,是因为有广告商的广告费用投放。这种广告商为读者们的注意力而进行“补贴”的生意,其实就是部分“免费”的。此外,在有形的商品领域,其实也不乏免费的例子。吉利刀片的发明者为了促进刀片的销售,就一直选择了免费发放刀架。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所谓免费的东西,成本都已经内涵在了价格之中,这只不过是一种名义上好听的促销方式而已。
为什么“免费”?
免费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免费。出现一些免费商品,并不意味着经济学的规律已经失效。“免费”都只是商业模式中的一个领域而非全部,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其实也更聚焦于互联网领域。如何通过“免费”来进行盈利,这既是一个看上去的悖论,也是新经济时代最为核心的基础性命题之一。之所以会出现“免费”,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至今仍然遵循“摩尔定律”:每隔一段时间,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传输能力便会翻番,而与之伴随的成本还会不断降低。半个世纪之前人们购买一个晶体管可能要花费100美元,今天则不足0.000000001美元。正是这种大规模的成本降低,使得互联网上传播的无形的内容,可以近乎于“没有成本”的得以产生。
另一方面,跟实物商品不同,在互联网上所传播的商品,又大多具备“可以无限复制”的特点。韩寒徐静蕾们一篇写作有趣的博文,一旦被“写”出来之后,跟书籍不同,它是可以被几乎完全没有成本的复制无数篇的。读它们的读者越多,新浪的博客管理员还会越加高兴,因为点击量可以带来人气,而人气可以提高网站的关注进而增加广告收入。
此外,新经济时代,还存在一种“免费+收费模式”。这个模式指的是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增值服务,将部分免费用户转化为收费用户,实现网站的收入。该模式中存在“二八定律”的因素,即一小部分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原意为一些额外的功能付费,为服务提供者带来大部分收入。所以,你既可以免费使用flicker的服务,也可以缴纳250美元享受flicker的高级版。
在《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新著——《免费》中,作者就这样写到:“你能够通过免费获得金钱。人们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付费。人们会为了降低风险而付费。人们会为了他们所热爱的东西付费…..免费打开了一扇门,不断接近新的顾客。它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向他们中的一部分进行收费。”
单纯的免费不可能构建一个商业模式。而“免费+收费模式”就有前途。第一,它能够争取到大量的免费用户,然后从各种类型的用户身上得到反馈。第二,把那些免费用户过度到收费用户的成本是相对低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已经在用商家的产品。而如果在他没有长期试用产品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劝说他们掏钱的难度是很大的。这个模式给用户一个很大的优惠——如果他不喜欢,扭头就走。这就促使厂商去不断改进产品,而不是去漫无目的的砸广告做推广,或者跟采购经理拉关系,磨时间。
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之所以会免费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文字,是因为这可以让一个人获得名声。“我写作一篇关于免费的文章是免费的,但是,假如你的企业希望我做一场专门针对它的演讲的话,你就需要为的时间和精力而付费。”安德森说。
质疑“免费”
其实,免费能够大规模存在的地方,只局限于那些“边际效应”很低的领域——它们必须可以通过很低的成本大规模复制。而在“如何盈利”的基础之上理解安德森的观点,便可以发现,所谓的“免费”,其实只是一种商业手段,而不是目的。
《纽约客》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则认为说:尽管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但是,与庞大的基数相乘之后,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YouTube尝试着在视频边栏出售广告。但问题是,那些通过心理学免费索吸引来的视频们——盗版材料、可爱猫猫的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用户产生的内容——不是那些广告商们希望与之有联系的内容。”而为了卖出广告,YouTube不得不去购买合法的专业产出内容,例如电视台秀以及电影。瑞士信贷将这些购买的成本加总后得出结论说,2009年,youtube这部分的成本粗略计算将是2.6亿美元。
即使是在可以大规模复制的信息领域,也有不免费的例子:生物技术公司Genzyme花掉了5亿美元开发药品Myozyme,它用来治疗糖原贮积症2型疾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疾病的患者尚且不足一万人。它就是那种现代医药最为核心的东西:高科技、治疗特定疾病,走到市场前要经历一条漫长而又昂贵的道路。每年,Myozyme的使用价格为30万美元。Genzyme的实际资产是知识产权——信息,而不是原材料。在这个例子中,信息就并不希望变得免费。它希望的是变得非常、非常的昂贵。
在制药业更多的不一样是,公司们选择拿着潜在的新技术去做一些跟它们在硅谷对手不一样的事情。它们希望找到一种方式去为越来越小的市场服务——为一些非常特殊的人口和疾病制造药品——而更小型的市场一般来说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对于和互联网直接相关的新闻业来讲,“免费”的影响也值得探讨。网络只依赖广告进行发展的模式,一定会遭到20世纪美国著名出版大亨、《时代》共同创办人之一亨利鲁斯的批判。在他看来,一个只依赖广告收入支撑的出版物是令人瞧不起的。因为这种模式令人从“道德上感到厌恶”以及“经济上的自我毁灭”:
“正是收费使得人们会珍视好的阅读内容。也正是收费会迫使新闻记者更加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因为他们必须写出人们真正珍视的内容才可能获得收益。这会让媒体再次将经营方针真正地摆到新闻业应该摆放的位置上。”
即便是在真实永恒而又残酷的商业法则面前,“免费”也的确不是昙花一现。但是,它继续依赖于盈利的基础之上的事实决定了,它依然只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理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还就真不是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