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中小企业要有力度有量化有时间表
    2009-09-24    马光远    来源:东方早报
  9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事求是地说,《意见》涵盖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可谓是近年来最全面、最具体的,对于当前仍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处境严峻的中小企业而言,实属政策福音。
  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每年新增90%以上的就业、占据了6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和贡献了经济增长的60%,基本可以判断,中国经济的困境,其实就是4300万家中小企业的困境,循此逻辑,中国经济走上复苏的必由之路在于真刀真枪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任何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判都只是望梅止渴。
  但现实无疑很残酷。尽管各方对中小企业的认识都非常一致,上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空前盛宴和中小企业关系仍然不大。就信贷走向而言,上半年投放的7万亿元之巨的货币,只有不到20%流向了中小企业。就产业振兴而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基本就是一个“大企业”规划,中央为此投放的200亿元技改项目,绝大多数仍然流向了大企业。
  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相对于大型国企的狂欢,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针对中小企业的这种逆势的做法,无疑是拿中国经济的未来进行赌博。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出台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不仅及时,而且具有强烈的政策纠偏意义。《意见》涵盖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政策法律环境到融资难,从财税政策优惠到技改,从管理到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机构等等,可以说是对近年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一次全面汇总和创新。而且也的确不乏一些突破性和实质性的举措。比如,鼓励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2010年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并对中小企业的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进行减免;一律取消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等等。这些举措的确抓住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诸多政策空白和软肋,相信对于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发展大有裨益。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意见》的绝大多数内容尽管丰富,但很多只是重复以前已被多次证明为毫无实效的政策,在操作性上难言进步。
  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意见》提出的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要点,除了创业板块要落地之外,大多数内容,既无落实的时间表,亦无对责任机构的量化指标,好似年复一年口号的重复,没有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实质性的举措。
  很显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前并非没有类似政策,而是这些政策根本没有落实。再比如,在对中小企业减负方面,政策显得颇为吝啬,只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而且要从明年才开始,这让很多期待减免税负的中小企业感觉远水不解近渴。
  如果我们对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扶持政策要么没有量化的指标,要么毫无力度,则这样的政策很难获得民众的认同。《意见》发布后网络民意的冷淡反应也印证了此点。
  反思近年来我们在中小企业扶持上的公共政策,可谓年年讲、月月讲,任何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离不开对中小企业的强调。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或者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隔靴搔痒,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外界的质疑,鲜有动真格的举措。即使在金融危机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动摇了经济增长的根基的情况下,由于既得利益阶层的干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仍然难言亮点。
  因此,我们再次呼吁对《意见》进行细化和量化,增加可操作性。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减负方面,一定再也不能继续“王顾左右而言他”,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的举措。鉴于下半年信贷盛宴不再,应硬性规定绝大多数信贷指标应给予中小企业;所谓的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明确为针对中小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的负担重,一定要拿出清理不合理、不合法收费的时间表。在所得税等的减免方面,应立即下决心进行大幅减免或者缓交,而不是等到2010年才实施。如果在这个特殊时刻,再在政策方面不动真格的,将危及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微观基础。
  相关稿件
· 中小企业有盼头了 2009-09-24
· 中国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2009-09-23
· 李毅中:推动各国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009-09-23
· 国务院推出突破性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009-09-23
· 中小企业死于非命 银行业难辞其咎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