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月有新词出,各自流行数十天”,中国网民造词的速度确实非常惊人,而由网民造出的新词也真的智慧高超、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从“躲猫猫”到“欺实马”,从“宅男宅女”到“经济适用男”,每一个词既是对某一具体事项的生动描述,也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经典概括。
最近走红网络的是,与“被”字相关联的系列词——“被自杀”、“被自愿”、“被代表”、“被捐款”、“被就业”、“被增长”、“被小康”、“工资被提高”等等,舆论发出惊问:中国进入了“被”时代吗?
要说清这个“被某某”,还得从一年多前的安徽阜阳人李国福说起,这位曾多次进京举报原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在监狱医院中蹊跷死亡后,其家属坚决不认可检察机关作出的“自杀”结论,因为争议一时无法达成一致,于是,有网民说,李是“被自杀”的。直到今年6月,虽然李案的真相仍是个谜,但那位被举报的张书记却因涉嫌报复陷害罪、受贿罪等被提起公诉,这应是“被”事件的第一宗案例。
无独有偶,今年2月,江苏省对南通市辖下各县市的小康达标情况进行电话随机调查。当地政府却要求受访民众熟记事先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于是,一夜之间,那些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家庭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中“被”跑步实现“小康”了。
而仅仅过了5个月,地处古城西安的西北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赵冬冬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学校子虚乌有地“安排”到一家公司“就业”了——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情况登记卡上是这么帮他填的。从此,“被”字迅速蹿红,网民们纷纷翻出发生在各地的“被字案”,可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在中国大陆“被字案”竟然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被”字的流行揭示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两重危机:一是社会基本价值遭损毁;二是公民基本权利遭侵蚀。
数据统计最应遵循的原则便是“实事求是”,真实性既是统计学的生命,也是官方科学决策和社会一切管理规范的基石。一些官方机构为了垒高政绩和证明某项政策的正确性,或者为了获取某项优惠,为了“面子工程”,而人为操控统计数据,“制造”出虚假的“繁荣”与“和谐”,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小康”、“被就业”的社会中,正反映出这些机构对社会诚信基本价值的漠视,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恶劣程度远比制造某种假冒伪劣产品要大得多,最后被毁掉的决不是某个机构或个人的名誉、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管理体系和一切法规秩序。
借用网络当前最流行的一句话——你“被”掉的不是统计数据,而是社会基本规范和秩序;你“被”出的不是政绩,而是官僚主义难以根治的浮夸本质。
而在“被自杀”、“被自愿”等案例中,公民个人权利被空前忽视。有网民说,从小百姓被侵权后须自己承担所有后果,反映了当下中国许多普通人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这话讲得中肯。所有人虽然在名义上、法律上拥有选择权和创造权,但实际上可以做的也只有“被迫那样”了。
个人权益在机构或集团的天平上不仅轻若鸿毛,而且还会在“被”中让一切侵权行为变得合理合法、堂而皇之,这是对法律原则的公然藐视,是对人本精神的“不宣而战”。一个“被”字勾勒出中国社会被各种利益纠葛、扭曲的形象,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扭转,对中国社会的伤害,将是长远而深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