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增12.9% 我们的收入“被增长”了吗?
    2009-08-06    武岩生 袁伟华 实习生:佟玮    来源:燕赵都市报

  一面是两位数增长的平均工资,一面却是居民10年来最低的收入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从更深层来讲,已经涉及到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大格局。

  数据平均工资增12.9% 收入感降至十年新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税前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同比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金融业成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9885元、10349元和11661元,分别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70.7%和79.7%。
  与此同时,形成对比的确是居民的“收入感”在明显下降,央行调查统计司7月28日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却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一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
  调查同时显示,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也不乐观,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仅为3.4%,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降低了14.3个和16.9个百分点。另外,居民对下季就业形势的预期较上季有所好转,就业预期指数为-2.5%,比上季提高10.2个百分点。
  央行的这份问卷还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储蓄和投资意愿增强,居民购房意愿低位徘徊,购车意愿明显回升。

  感受 我“被增长”了

  上述两个统计方向迥异的数据一出,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议论,有网友无奈地称己的工资是“被增长”了。与今年4月份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时一样,不少人对工资统计数据再次提出质疑。
  某网站一份调查显示,有三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有54.69%的网友呼吁,“别平均,还是细化一下,也让我们知道差距有多大。”也有网友开始在网上“晒工资”。不少网友感叹“惭愧啊,工作这么多年,工资还这么少,我拉后腿了啊”。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表示,城乡职工总共4.1亿,而纳入上述统计范围的职工只有1.1亿。不仅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也没有统计在内。“这种统计方法不能反映真正的社会平均工资。”
  “原来我是未纳入统计的那3/4,我终于明白工资‘增长’的原因了。”张家口在铁道部门工作的王女士说:“可现实生活中没有感觉到收入增多,实际也没有涨工资。”同样,公务员李先生无奈地说:“这个数据和我们根本不靠谱。金融危机来了,可油价,菜价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收入感下降是很正常的”。
  记者随机采访的不少市民都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上半年保住工作不裁员都不错,涨工资更是不敢奢望的事情。探源

  收入感为何降低?

  显然这又是一组背离的数据,如果说一些专业指标数据的背离老百姓不会有切身感触的话,直接反映收入及个人生活水平变化的数据则不可能不关注,也不可能不拿实际情况来对比。
  因此说的更加直白一些,所谓的收入感下降就是老百姓觉得自己的收入并不如统计数据公布的那样增加这么快。“为什么我老是做分母?收入和感受不成正比呢?”

  ■原因一: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采访中记者发现,致使居民收入感下降的最直接原因还是工资性收入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上涨。尤其是自去年金融危机开始冲击国内实体经济之后,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不少企业只能维持员工的基本工资收入,涨工资等额外福利已力不从心。
  此外,工资行业性差距也在越拉越大。“本来我的工资已经涨了些,不过很快被别的高工资行业平均过去了。”上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1∶1。

  ■原因二:财产性收入减少

  “将近一年没有参与市场操作了。”老股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国内股市涨势良好,但他并没有参与。2007年股市态势好时,居民财产性收入一词被广泛提及。不过2008年-2009年上半年,不少人对股市信心不足放弃了投资,而作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部分,投资收入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某券商人士表示,2008年能够保证个人投资收益3%以上的普通投资者已属凤毛麟角,因此当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而财产性收入大幅下滑同时到来时,居民收入下滑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原因三:通胀预期下生活成本增高

  “通胀可能到来,不如买房吧。”通胀预期被房地产开发商用在了广告上,楼市再次凭借防通胀保值增值概念被热炒起来。对于大部分城镇居民来说,买房成本即为最大的生活成本,在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价格大调整的背景之下,再次复苏的房价让市民生活压力剧增。
  房价仅仅是一个方面。央行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总体来看,下半年CPI存在反弹可能,居民的生活成本有全面上升的压力。

  原因四:统计结果不够准确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介绍说,一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的员工劳动者的数据并没有完全统计进来。“考虑到还有一多半的人没有纳进来,所以数据是有一定的失真度的,这是我们现在的统计制度还不尽完善造成的。”
  此外,工资总额统计的是税前工资,和居民拿到手的实际工资是有区别的。再加上平均工资的算法也比较简单,因此计算结果未必非常具有代表性。延伸

  收入→消费→经济复苏

  收入感或影响下半年经济复苏?
  央行报告显示,47%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储蓄”,比上季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上季下降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
  这一升一降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更加谨慎。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经济复苏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内需拉动型。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半年消费将要接过投资拉动的接力棒,对经济复苏将有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业界人士较为看好下半年汽车等行业的消费形势,但收入感下滑引发的消费意愿下降,将可能彻底打乱设计好的经济步伐。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162.29亿元,全年预期1000亿元。除了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不全和补贴手续繁琐外,收入不高缺乏消费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中国民(私)营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则坦言:扩大内需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近期高层也不断提出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拉动内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表示,中国将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

  相关稿件
· “负增长”比“被增长”让人信服 2009-08-05
· 如何消弭公众收入的被增长之感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