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大规模拯救措施的作用下,美国经济深度衰退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近两个月来已经出现积极的企稳迹象:一季度美国GDP经季节性调整后折年率下降5.5%,好于先前预期;6月份美国经济先行指标已连续5个月回升,此外,住宅新开工数、M2等指标都显示积极变化。但是,对于这些复苏的“绿芽”,我们还需保持谨慎乐观,因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消费借贷模式正遭受重创,美国家庭净资产总额缩水严重,消费信贷连续两个季度收缩,消费支出的大幅下滑,都对经济的持续复苏构成了挑战,而消费的复苏也正是判断美国经济能否真正复苏的关键依据。 众所周知,美国长期倡导“透支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正是“透支消费型经济”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美国国内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刻矛盾,并对后来的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消费是美国中长期需求增长的决定性源泉,消费支出已经成为驱动美国经济需求链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在判断美国经济复苏时,就要把消费支出的变化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导性指标,而不是滞后性指标。 从当前情况看,尽管美国1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长1.4%,但影响美国个人消费的不确定风险依然存在,构成了对消费持续性复苏的严重挑战。一般而言,实际收入当前及预期、信贷增长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的三大最重要变量。当前收入由工资收入决定,预期收入由家庭负债表决定,而消费倾向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因此,决定未来美国消费复苏的最主要变量就是失业率、家庭负债表和消费信贷,未来经济复苏的力度也正在于此。 一是失业率短期内难以见顶对消费复苏形成重压。6月非农业失业人口大增46.7万,失业率从5月的9.4%上升到9.5%,达到26年来的最高峰。面临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短期内失业率仍难以见顶,这无疑对持续低迷的消费产生重压,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消费信贷急剧萎缩违约率上升给消费复苏前景蒙上阴影。美国消费信贷复苏前景堪忧。一方面,美国消费信贷连续4个月下降。经季节调整,美国5月份消费贷款余额环比折年率下降1.5%,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下降。5月份消费贷款余额下降32亿美元,至2.5196万亿美元;其中,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消费循环信贷环比继续下滑-3.7%,而非循环信贷则下滑放慢至-0.3%。消费信贷的持续萎缩使消费很难延续过去4年对美国GDP增长2%的增长拉动;另一方面,美国信贷违约率创历史高点。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近日公布了全美拖欠情况调查。该调查显示,季度间的止赎率增幅已经达到1972年以来的最高点。在08年第一季度与09年第一季度之间,首次抵押贷款的止赎增幅提高了36%,这对长期以来依靠家庭融资和不动产抵押贷款支撑消费的美国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三是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储蓄率的回升将改变美国消费格局。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消费总需求急速下跌。个人资产负债表需要较长时间修复,这将严重制约美国个人消费。从200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比已经从6.3倍下降至4.8倍。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总额缩水1.33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损失4000多美元。负向财富效应严重削弱美国居民负债消费的可能。 美国个人资产的去杠杆化严重影响到美国的个人消费模式,这从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08年8月开始,美国个人储蓄率从0.8%的低位开始抬升,到今年5月已达6.9%,为过去15年来新高。这与大萧条时期有很大的相似性。大萧条的复苏时期,在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储蓄水平从1933年至1936年4年间回升了7.5个百分点,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预防性储蓄和无信贷无就业背景下消费结构的变化所致。因此,此轮危机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预防性储蓄的回升将在3-5年内改变美国的消费格局。 从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格局看,美国透支型消费的收敛实际上是对全球失衡的一种校正,但是这种校正是比较痛苦的,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艰难结构调整期,这无疑对中国出口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中国必须做好长期的储备,过去10年间全球化红利下的出口超繁荣景象难以再现,中国必须利用这次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摆脱两个过度依赖:过度依赖美国外需,过度依赖粗放型增长。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价格的回报,彻底改变全球化红利的分配机制,实现中国长期可持续的内生性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