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台塑传奇:王永庆
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八
    2009-05-11    吴东好    来源:经济参考报网站

    提要:王永庆(1916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把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在台湾的富豪中他曾雄居首席,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主。被称为“世界塑胶大王”的王永庆,他的经营理念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王永庆其人

    王永庆, 1916年1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那里土地贫瘠,物产匮乏,生活十分艰苦。王永庆的曾祖父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几代都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王永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
    王永庆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7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失学,取出多年积攒起来的几个铜板,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小永庆9岁那年,父亲不幸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想多帮母亲做点事。挑水、养鸡、养鹅、放牛,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就这样,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再也无法念下去了。
    王永庆的祖父曾告诫他说:“种茶这一行,看来是难以为生的。就是饿不死,也吃不饱。你是读过书的人,希望你不要再困在这里,还是立志出门闯天下吧!”15岁的时候,王永庆记着祖父的话,决心走出山区,去寻找一个能挣钱养家的地方。他一个人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当上了小工。聪明伶俐的他,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米店新开,营业上就碰到了困难。原来,城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熟识的米店,而那些米店也总是紧紧地拴住这些老主顾。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没有人上门。16岁的王永庆只好挨家挨户地走访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说动一些住户同意试用他的米。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努力为他的新主顾做好服务工作。他主动为顾客送米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估计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了,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那户人家。他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如掏出陈米、清洗米缸等。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他也热情地把米送到顾客家中。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建筑业动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这个赤手空拳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之后,他又经营过砖瓦厂、木材行、生产PVC塑胶粉等等。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他的台塑集团经50年风雨已经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下辖台湾塑胶公司等9家公司,员工7万多人,资产总额1.5万亿新台币,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庞大“王国”。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王永庆身价为68亿美元。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全世界。

    第一次成功转产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是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都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是要赔本的!
  然而,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是他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分析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给发展塑胶工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算计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第二次转型成功

    当台湾企业界一轰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巨大商机。
    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1/3甚至一半的树丫,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丫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过去大量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这时,再也没有人敢小看王永庆,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钦佩之至,把他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第三次冒险

    在越南建亚洲第二大钢铁厂可能是这位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晚年干得最冒险的一笔大买卖。在台塑集团主要原料进口地中东,大批炼油、乙烯工厂在如火如荼地上马。仅在沙特阿拉伯,就有近600座石化厂即将竣工——这相当于台塑产量的10倍。坐拥原料优势的中东产油国,石化生产成本仅为东亚国家的1/3。王永庆开始意识到,到海外资源产地寻求新的投资产业,是台塑的出路所在。
    于是,当2008年上半年越南股市、楼市双双雪崩,部分外资撤出时,已多次赴越南实地考察的王永庆决心下注。6月12日,越南政府给台塑在奇英县的炼钢厂一期工程颁发投资执照。据越南官方通讯社报道,台塑集团决定投资170亿美元在越南中部的河静省修建一座亚洲第二、世界第六大的钢铁厂,在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超过目前宝钢和浦项的产量。尽管这次冒险最终的结局尚未可知,但正是王永庆的这种逆向思维和冒险精神才使得台塑发展壮大。

    成功的经营之道

    台塑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得益于王永庆的两个方面的超凡能力:一是逆向思维投资理念,洞察到并抓住了潜在的商机;二是善于用人的经营管理之道,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套方法。人们把它总结为王永庆经营成功的8个秘诀: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发展;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
    王永庆的许多经营管理思想,都已成为企业家们信奉的至理名言。王永庆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要把 “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为了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企业就会鼓舞斗志,继续不断地扩充事业规模,经常保持着迎接新挑战的热情,和对至善境界的追求!
    2008年10月11日,王永庆先生因担忧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产生的冲击,偕同夫人与子女前往美国视察公司生产线。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早上于新泽西因身体不适入院,后因心肌梗塞导致心肺衰竭在9点38分过世,享寿92岁。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中心)

  相关稿件
· [史话]远东集团的领航人:徐有庠 2009-05-11
· [史话]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四 2009-03-27
· [史话]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三 2009-03-20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图] 2009-03-13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 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