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建新储币不妨先减持美元
    2009-03-31    张永琪    来源:证券时报

  G20峰会召开前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提出,考虑创造美元之外的“超主权”新储备货币。周小川的这一建议,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

  国际储备货币“超主权”是其长期稳定的重要建议,只让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显然无法真正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公正。理想的途径应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这也应“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周小川的这一建议,应该说切中时弊,合乎时宜,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行性。俄罗斯、巴西等一些新兴国家经济体立即表示赞同,便是一个有力佐证。联合国对其表示支持,足见这一建议的分量。尽管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表示反对,但这应是预料中的事情,如果没有反对的声音,那倒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不过,周小川的建议让许多经济学家也感到惊讶,这倒需引起反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在世界上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中国公开批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提议构筑新的货币体系,这一点谁也没有想到。”这表明,周小川的建议来得突然了些,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假如中国在建议创建以新储备货币替代美元之前,就已拿出行动来,那就不会让人感到突然,建议的分量也会加重许多。
  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09年1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上月增加122亿美元,总量达到7396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这也为质疑者提供了理由,既然建议以新储备货币替代美元,为何还要如此大容量储备美国国债,为美国的金融风险承担金融风险,助长了美国“没必要创建新全球货币”回应的底气,也为建议的推进增加了难度。假如早早就有了行动,在建议之前,就在有计划地做减持美元储备量的减法,这对推进新建议岂不更有威慑力?
  美元被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虽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时至今日仍然维持这种局面,也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盲从助推。推动创造美元之外的“超主权”新储备货币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量的积累,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步登天。这次G20峰会,周小川的建议无疑会得到更多的呼应,众多国家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满,“货币战争”气息越来越浓,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不妨从大幅减持美元起步,一步步推进,一步步逼宫,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紧密联手,都来大幅减持美元储备量,削弱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基础,进而带动和影响其他国家。这样才可为加速创造美元之外的“超主权”新储备货币的建立增加砝码,还可在推进期间增强国家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相关稿件
· 印美元是奥巴马最好的选择 2009-03-31
· [金市•2009-03-30]美元走强带动黄金回调 2009-03-31
· 盖特纳表示:美金融援救资金还剩1350亿美元 2009-03-31
· [汇市•2009-03-27]投资者为避险涌向美元 2009-03-30
· 俄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最高1万亿美元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