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为农民办实事,既是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2002年—2008年,农业部共为农民办理实事104件,其中2008年农业部为农民办理的21件实事全面如期完成。据了解,这些实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内容上,突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切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在范围上,尽量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尤其对贫困地区、藏区、血防重点疫区和渔区等特殊地区给予了更多关注,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去年办理实事过程中,农业部进一步坚持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率、挖掘农业增长潜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着力加强了农民教育培训、技术指导服务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全国3万多个村开展培训,全年培训农民学员150万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加强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对350万农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转移就业3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8%,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了10多万名农村实用人才。组织5000多名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专家,1.51万名基层技术指导员,在全国培育80万科技示范户,有效支撑了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切实加强科技指导,免费为1.2亿农户提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覆盖作物由粮、棉、油向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扩展。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科技减灾促春耕”行动,共组织技术培训6480次,受训学员324万人次。免费赠送农药管理知识小册子1万本和挂图8万张,组织编印兽药安全使用手册免费发放,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等。强化良种推广应用,对180余万户奶农的450万头奶牛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帮助150多万户农民改良生猪品种,共计授配母猪850万头,大大提高了农户养殖效益。为海南、云南、广东省的优势植胶区共4000多个植胶农户提供优质橡胶树种苗,补贴植胶面积24.7万亩,约占全国当年植胶面积的1/4。开展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推广和对接活动,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大资源增殖投入力度,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各种鱼类、虾蟹类、贝类等共计197亿尾(粒),大大增强了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农业部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办实事的一个重点,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有效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能力,去年农业部为粮食主产县等区县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配备了288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加快“三电合一”工程建设,搭建了1个省级、19个地级和89个县级信息平台,提高了信息服务入户率,扩大了信息服务覆盖面。补助和服务建设50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支持建设4万个基层沼气服务网点,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为适应规模化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支持建设200多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0.9万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培训农户65万户,有力地带动了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3%。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了125个示范项目单位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供大型超市的试点工作。 此外,去年农业部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农民办实事的力度,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年在贫困地区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526家、产品1563个,绿色食品企业362家、产品955个,有机食品企业169家,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27个,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在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四省藏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实施太阳能温暖工程,共为农牧民安装太阳灶237635台,安装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18533台,为839个无电村安装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839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继续实施“以机代牛”工程,补贴购置微耕机等各类农机具约13万台(套),13万农户受益,血防重点疫区县机耕水平平均提高7.23个百分点。在沿海7个重点渔区启动了渔业互助保险补贴试点项目,各试点地区累计承保渔船12664艘、渔民21332人。 在农业部连续多年办实事的良好传统带动下,地方各级农业部门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理了一大批农民最需要、最急迫、最关注的实事,取得了积极成效,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