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如期而至缓解冬麦区旱情 北方迎来及时雨
    2009-02-13    作者:刘毅    来源:人民日报

2月12日,北京市民在雨中骑行。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2月12日,北京密云进行人工降雨。张沫 摄

北京结束110天无降水纪录

  “终于下雨啦!”
  2月12日,如约而至的喜雨,成为北京市民谈论的焦点。这一天,北京出现自2008年10月24日以来的首场降雨,结束了连续110天无明显降水的纪录。
  北京市气象局专家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08年秋末以来,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1毫米,比常年显著偏少,为自1951年以来的第二少。据北京观象台监测,仅2008年12月21日一天出现了0.1毫米的降水,降水日数和降水量之少为历史同期罕见。
  自12日上午开始,北京市出现一场全市性降水天气,雨量不大。路上变得湿漉漉的,行人纷纷撑起雨伞。8时至18时30分,全市平均降雨量、城区平均降雨量均为2毫米,最大降雨量为大兴区的9毫米。这次降水对于缓和北京持续的干燥状况、降低火险等级、改善空气质量,都十分有利。

高炮、火箭、飞机协同,旱区大规模人工增雨

  这场影响北京等地的大范围降水,对我国北方干旱区是一场及时雨。气象监测显示,12日8时至14时,北方干旱区的华北大部、山东半岛、辽宁南部及甘肃东部出现了小于1毫米的降水,其中河北中部降水量有1—2毫米。
  气象专家建议,北方冬麦干旱区要重点关注天气冷暖变化及降水过程,在冷空气来临前一天不要灌溉,避免夜间形成冰冻。
  在12日开始的降水过程中,旱区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开展大规模地面高炮、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
  在北京,人工增雨作业人员根据准确预报,选择有利时机,利用飞机、火箭、地基碘化银燃烧炉共同作业,向天要雨。据了解,早在2月份就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在北京尚属首次。截至记者发稿时,高山地基和火箭增雨(雪)作业仍在进行之中。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陈志宇说,人工增雨作业与降水云系关系密切,没有适当降水云系,是没有办法让老天下雨的。只能在有一定降水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增加雨水,提高降水效率。
  这次降水过程,人工增雨产生的效果有多大?陈志宇说,这要做很多分析,事后用多种方法计算、评估,包括分析作业前后雷达回波的变化等,证明播撒催化剂后的影响,才能得出结论。

15日起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这一轮的降水之后,15日起,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还有一次降水过程,将再次缓解北方部分冬麦区的旱情。
  然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端义宏指出,当前抗旱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国家气象中心将继续千方百计加强旱区天气预报,特别是旱区有效降水过程的预报。同时,加强大雾、沙尘、森林火险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

链  接

未来10天北方气温起伏较大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月上旬后期,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明显升温。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东北部、辽宁西部及河南、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打破了2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的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地区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前期气温异常偏高的局面将得以遏制。
  气象专家提醒说,这两天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应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相关稿件
· 关注我国抗旱救灾 有关专家献计献策 2009-02-13
· 抗旱要保农民的钱袋子 2009-02-13
· 农垦系统高度重视全力做好抗旱促春管工作 2009-02-11
· 关键时刻要坚定抗旱救灾夺丰收的信心 2009-02-11
· 农业部进一步部署当前抗旱春管工作 200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