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应率先复苏
    2009-01-13    熊仁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9-11日赴江苏等地考察工作,在考察过程中温总理信心十足地指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应该是最早复苏和振兴起来。

  的确,我们拥有一些率先走出衰退泥潭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经济衰退中的抗跌性。实体经济是一国在经济衰退过程中最值得依赖的部分,我国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寻找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在庞大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以制造业牢固的占领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虽然我们饱受缺乏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困扰,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以此获得了经济的长时间发展。
  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占有等等被诟病已久的中国制造业缺陷目前却有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期”。原因在于,经济衰退造成了人们收入的普遍下降,收入下降的消费者可能会增加低档商品的消费,这种被经济学上定义的“吉芬物品现象”拥有很多理论和实际的例子。此外,经济泡沫的破碎将影响到商品生产者的利润,由于利润主要实现在我国之外,泡沫同样集中于国外厂商。而制造业的价格形成历经多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二,我国良好的财政金融状况给予了我们较为宽松的政策空间。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拯救计划,无外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美联储已经将基准利率降至零水准,降息政策缺乏操作上的空间,货币政策只能依靠数量型工具,不断扩大各银行在联储的账户储备。这一政策的风险不言而喻。
  财政政策的积极干预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而对于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来说或许并不现实,拥有一定实力的欧洲却陷于“互相扯皮”无法就财政刺激推出协调一致的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拥有着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空间,利率政策还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扩大货币供给的职能。近几年贸易顺差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给我国的财政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兼有特殊的国家决策体制能够最快速的对经济波动作出政策应对。
  英国《金融时报》刚刚组织的对全球70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美国仍然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恢复的经济体,而中国屈居第二。这一预测反映了经济学家们对于美国经济良好的自我恢复功能的肯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目前所面对的经济泡沫并非由新技术、新资源造成,它是地产与金融畸形组合形成的怪胎。我们且对此预测姑妄听之,与虚幻的“美国例外论”相比,中国应更有自信的表示出对经济恢复的决心。

  相关稿件
· 南开指数:中国经济在2009年首季现谷底 2009-01-09
· 中国经济措施既理智又具有预见性 2009-01-06
· 正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2008-12-31
· 高储蓄率将是中国经济转型保障 2008-12-30
· 从供给角度理解当前中国经济下滑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