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渐热 就业观念的美丽转身
    2008-12-10    龙腾飞    来源:西海都市报

  在两百多位学员里,有十几个是接受过全日制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这是记者在西宁市兴华职业培训学校了解到的情况。
  11月28日,记者见到保山金时,他正认真地跟老师学习数控车床技术。看着一身车工打扮的保山金,记者无法将他与本科生联系到一起。趁休息时间,保山金讲述起自己由学习到就业、再到职校“回炉”的经历。
  2005年6月,保山金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楚天都市报》实习。令保山金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不善交际,加之报社压力大,结果没干几天就被淘汰了。为继续圆自己的记者梦,他随后又到青海电视台工作,由于不适应,四十天后再次被淘汰。就在保山金对未来感到无望时,哥哥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启示:哥哥几年前由兰州大学毕业后,也是由于性格等方面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经人介绍到职校学习电工,被安排到本省某大型企业工作,工资待遇都不错。去年10月份,毕业两年后的保山金放弃当初理想,毅然走进职业培训学校,从零开始,努力学习数控技能。
  李伟是乐都县人,去年6月份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系。“我当初之所以选这个专业,就是冲着‘企业管理’这几个字去的,想着毕业后怎么说也应该是管理层的。”李伟告诉记者,“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后的几个月里,我不光干过服务员、保险推销员,还和农民工一起去修过铁路。”去年10月,当李伟得知同学在南方某企业从事数控工作,而且待遇不错的消息后,立即到职校报了数控专业。谈起未来,李伟自信地说:“再过两天就要毕业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经历了各种磨砺,日后会更加珍惜工作。”
  “前些年用人单位多重学历轻技能,导致学技术的越来越少。近些年来,老工人退休后没有足够的新工人补充,出现青黄不接的‘技工荒’。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掌握一技之长,这是一些大学生到职校重新学习的主要原因。”西宁兴华职业培训学校侯校长分析原因时说。2005年,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的要求。这项政策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也吸引了不少人就读职校,其中包括大学生“回炉”。

  新闻纵深

  青海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在大学生“回炉”热潮的背后,除了人们平常所关注的就业压力之外,“80后”标签之下的成长生态环境所形成的迥异于以往任何时代生人的个性特点,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觉得跟上一代人比,现在的年轻人更不安于现状。对于“回炉”的大学生而言,以学历论英雄的时代正在淡出,“回炉”是他们就业观念的一次美丽转身。同时,大学生“回炉”现象应引起一些中高等教育机构的反思,教育机构应完善专业设计,使之更好地与社会需要实现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教育资源才能实现最优化,最大可能地避免资源浪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