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不敢谈“薪”,社会不需这种理性
    2008-12-09    惠铭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顶着全球金融风暴的寒流,山东省内高校迎来了求职应聘的旺季。12月6日,山东建筑大学200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爆棚,迫于压力的大学生大大降低了就业期待,他们有意回避薪水问题,只为求得一个职位。(《齐鲁晚报》12月7日)

    应聘不敢谈“薪”,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为了就业,大学生难免滋生“鸵鸟心态”,甘愿牺牲个人权利,委曲求全谋求一个职位。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应聘不敢谈“薪”,不是理性,而是无奈,社会不该对此叫好。
    大学生应聘求职,实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从民法规定的精神看,双方意思是否真实,是民事行为构成的要件之一。大学生应聘不敢谈“薪”,显然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而招聘单位对“应聘不问薪水”高竖大拇指,赞扬为“理性”,不是什么善举,而是乘人之危。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双向选择”,嬗变为用人单位单方意思表示的“单向选择”了。
    大学生应聘敢于谈“薪”,甚至“张口要价”,这应是他们合理的诉求,也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应聘不问薪水,不仅为以后的劳资纠纷埋下祸根,也违背常理。一个人就业的首要目的就是挣取工资以谋生,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那么,现在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怎么能是一种理性呢?
    当前,高校收费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因为供养大学生而不堪重负,教育致贫现象困扰很多家庭,社会陷入新一轮“知识无用论”的泥潭。之所以如此,就业难是原因之一,部分用人单位也难辞其咎。现在有些单位比着、赛着压低毕业生的工资,大学生应聘不敢谈“薪”或“零工资就业”。这样,用人单位用人倒是减少成本了,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体现在哪?权益又由谁来维护?
    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一个供求失衡的市场,供远大于求。但是,用人单位可以以挑剔的眼光选择人才,但绝不能动辄侵犯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牺牲他们正当的利益。应聘不敢谈“薪”或“零工资就业”,实质是“双输”行为,大学生损失的眼前工资利益,而用人单位损失的却是长远的发展动力。
    大学生应该有尊严地求职,不能妄自菲薄,应聘连谈“薪”都缺乏勇气。更重要的是,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可乘人之危,肆意践踏求职者应有的权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