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全球金融风暴的寒流,山东省内高校迎来了求职旺季。6日,山东建筑大学200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爆棚,迫于压力的大学生大大降低了就业期待,他们有意回避薪水问题,只为求得一个职位。(据12月7日《齐鲁晚报》报道)
不可否认,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很多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以至很多大学生为了谋得一个职位,而不敢谈“薪”。表面上看来,在整个经济形势不大景气、就业压力加大的时候,大学生这种有些自降身份的做法好像是属于一种明智之举,可依笔者看来,这种应聘不敢谈“薪”的非理性成分居多。 首先,应聘不敢谈“薪”是大学生缺乏自信的不理性的表现。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用人单位既然要聘用人才,就要支付相应的薪酬,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基本的规则,属于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大学生向用人单位提出与自己的学识相当的薪酬要求,这不但是对自己学识的尊重,也是作为一个求职者的正当权利。 再说,应聘不敢谈“薪”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自己、对于用人市场缺乏真正的了解。“货真价实”是人才市场的唯一标准,因此,拥有多少学识、能为用人单位创造多少效益,是每一个应聘大学生敢于谈“薪”的唯一依据,显然,那些应聘但不敢谈“薪”的大学生,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用人市场上的定位。 其次,在金融危机关头,压低大学生的就业条件,从而导致大学生应聘不敢谈“薪”,也反映了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的不理性。再怎么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没有长远发展动力的。金融风暴只是暂时的,相信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是不会因为敢于谈“薪”而将优秀大学生拒之门外的。相反,为了能够吸引到优秀人才,为了能够在金融风暴期间储备人才,就算大学生不敢谈“薪”,那些理性的企业也会主动与大学生谈“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