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劳动者”的现实悖论
    2008-12-02    朱四倍    来源:燕赵都市报

    11月20日对从事高校工作的人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每年一到这天,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高校就业大战拉开了帷幕。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11?20”有些特殊:明年,611万2009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这是当年毕业大学生人数首次超过600万。而今年一个众所周知的背景是,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中国青年报》11月21日)

    本则新闻经过条分缕析,语重心长告诉我们:金融海啸可以是一个契机,大学生学会用平常心态来看自己,社会也要学会用平常心态来看他们。就让明年成为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元年吧。
    金融海啸成了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就业的契机?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各种各样的论调也频繁呈现在公众面前,告诫的、担忧的、抨击的,不一而足,总之,就是认为大学生理应放下身段,以谋得立足之地。
    但是,就笔者观察,还没有哪个大学生“理性”到接受专家这些一面之词的地步,尽管他们也明白“三个萝卜一个坑”的就业时代已经到来。道理很简单,这种劝导违背了人之常情:谁不渴望向上流动?谁不盼望高薪高酬?谁不希望出人头地?
    苍白的说理和现实的尴尬折射出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就业的逻辑悖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首先,冀望于大学生放下身段就业,不但是对传统社会习俗的违背,也让人担心大学生成了为就业难买单的牺牲品。翻开任何一个大学的招生简章,随处都可以看到“某某专业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等培养高级人才”之类的话语,难道这样的广告用语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培养目标设立的吗?
    其次,大学生群体及其家庭为向上流动付出了昂贵的成本———大学生一年所需费用相当于职工年纯收入的2倍、农民年纯收入的4倍多,这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应该付出或承担的代价吗?
    其实,大学生从来就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成为社会一员的,除了那些特权阶层的子女,难道你发现过哪个老百姓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是以精英或者上层人士的姿态进入社会的吗?之所以有关人士提出让大学生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在笔者看来,是一种矛盾转移,是让大学生承担不应承担的社会成本。
    “普通劳动者”就业元年的逻辑悖论在于夸大了大学生自身对就业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和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关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学者索罗金在《社会流动》一书中提出: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学校通过考试来进行选拔,从而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倾向于弹性结构的社会,是一个可以平等自由流动的社会,知识成为资本,可以使人向上流动。笔者以为,假如社会分层良性化,教育功能凸现,任何个体包括大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寻觅梦想,那么,所谓“大学生成普通劳动者”的说法将不复存在,因为个体地位和声望取决于自身努力而不是其他。

  相关稿件
· 解就业难题莫把扩招当好招 2008-12-02
· 从大学生应聘“猪倌”看就业观念转变 2008-12-02
·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还需更完备 2008-12-02
· 社科院预计今年底100万大学生不能就业 2008-12-08
· 抓基建、促就业 奥巴马提出五点救市构想 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