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史丹利公司中国区的首席经济学家王庆 |
主持人: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摩根史丹利公司中国区的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先生,王庆您好!首先请问一下今天为什么A股势头恰恰跟全球股市相反,当全球股市大涨,创新有史以来最大涨幅的时候,我们A股却偏偏下跌?
王庆:这说明相当意义上来讲,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影响他们的力量和因素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定程度上,为什么中国股市在下跌,反映投资者对本星期和下星期公布数字表示担忧,表明经济进一步放缓,从这个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国际投资者一系列的政策反映,大大地提升了投资的信心。
主持人:当时美国救市计划宣布之后,当时中国股市A股反映跟全球反映不一样,如果要我们用数字来概括一下,影响目前中国A股走势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国内是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未来的判断,国际目前金融风暴的走向。金融风暴走向,在影响A股市场所占的比重,是不是现在需要20%到30%,这个判断准确吗?
王庆:我同意这样的判断,我们中国国内的投资者关心金融风暴的影响,主要是关心金融风暴可能对周边经济体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使经济造成放缓,从而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引起一系列的经济内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关注金融风暴的影响。实际上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直接影响有限,我们有资本账户的管制,资本流动受到限制。
主持人:现在连线中央电视台欧洲中心站的记者李庆庆,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开盘的最新情况。
李庆庆:今天欧洲各大股市呈现了昨天的井喷势头,一开盘就上扬了4%以上。截止到刚才十分钟之前为止,沪市一百指数上涨了5.22%,德国EAS上涨4.68%。
主持人:昨天我们也聊到英国政府出台370亿英镑,增加银行注资措施,加上股市开始出现曙光,英国媒体说出现了拐点,我们已经开始反弹了。
李庆庆:是否出现拐点,不是开始反弹,媒体还没有那么乐观,不管怎么说,这一轮欧洲政府集体出现救市措施,总金额高达两万亿欧元以上,得到欧洲媒体广泛关注,我们看英国出版主要报纸内容,金融时报以整版篇幅报道欧洲各国出台金融救援计划,每个国家金融救援款项都以10亿欧元来计。另外根据今天金融时报的评论说,尽管英国政府对银行采取了国有化的措施,但是国有化的措施,为了拯救自由市场经济,金融时报在最后肯定说,领导们的早发是对的。另外泰晤士报的着重点稍有不同,更多关注到英国的四位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的高管被迫离职的消息,这因为他们经营不善导致金融危机,他们要承担一定危机。而且文章也以大篇幅报道当时三大银行与英国财政部进行谈判,来商讨救援计划具体措施的内容。
在卫报的头版,一大幅照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情,在经历了一周大幅下跌以后,人们终于见到了曙光,这就是感到窒息的市场有了空隙。还有一大篇幅报道欧洲集体出台救援计划,标题是现在离深渊远了一点,提到令人高兴的原因和令人不高兴的原因,一些不称职的高管他们离开,另外由于政府为贷款提供担保,好像银行穿上防弹衣,对于纳税人来说,由于政府的注资不是白给,纳税人通过注资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方式,对纳税人金钱有保障,英国政府注资优先股有12%的收益,普通股有10%的收益,使得纳税人的钱不至于打税票,三个值得高兴的原因。
有两个值得忧郁的原因,英国实行两个不同银行机制,比如像汇丰银行,他们实行是自由市场银行机制,银行经营者以追求利润作为目标。另外国有占大股份的银行,他们会跟政府政策的主导,更多倾向于中小企业和一些个人贷款,个人房产贷款的个人。这两者银行机制会不会银行运行,有待观察。另外像RBS,皇家苏格兰银行根据政府的要求,他们今年在若干年内都不会再有现金的利息分红,怎么能给这些股东更大的激励,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另外政府将向银行派驻,作为政府代表的董事会成员,如何与银行高管能够互相磨合,具体的运作,这也是人们值得担忧的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可能实体经济放缓,英国有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官方意义上说,英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另外《卫报》还登载了问文章,昨天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尔?科雷格曼,他以大篇幅文章公开表扬了英国首相布朗他出台银行救市计划,他认为在各国政府对金融危机好像束手无策的时候,英国政府能够站出来出台这样一个救市计划,而且及时采取行动。他认为这个救市计划直击要害,所以他认为这个救市计划引领整个世界的潮流,使得美国在今天晚些时候将出台英国版的救市计划,他认为应对目前金融危机有一定帮助。
主持人:刚才拿报纸给我看,我桌子上有中国日报,日报上有一个法兰克福信息员的表情特别生动,旁边有一段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凯恩说,这场危机最可怕的时候在我们的身后。这种判断在英国媒体上是不是很普遍,目前股市上所体现的势头会持续下去。
李庆庆:现在很多人认为的确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趋势,是否能够继续持续下去,我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地观察。而目前投资者表现出来的乐观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谨慎的乐观和谨慎的信心。很多专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能说市场信心完全恢复,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比如说在昨天报纸上,希望周一的暴涨能够成为一种分水岭,后来还会发生什么很难说。因为美洲银行的分析文章这样说,在一个危险的开始之后,欧洲各国终于有了一个一致的行动,而各国采取行动的力度和信心,说明这个行动有影响力,指昨天欧洲股市井喷。还有银行分析师这样说,他认为昨天一幕是故事第二回,好像政府采取行动,我们要看故事第三回。
主持人:金融方面最可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剩下是金融危机对实力经济产生影响,会不会持续产生坏消息。
李庆庆:因为在英国一些中小企业能够看到实体经济衰退的因素,从经济数字表明,连续两周数据已经进入经济衰退。通过一些金融机构的裁员,很多人难以找到工作,一些中小企业体会到经济严重,感觉到冬天的来临。我前两天见到中餐馆的老板,他说他的营业额开始明显下降,特别在周末的时候下降20%以上,原来一些金融机构在餐馆里订购的圣诞节的宴会被取消,中小企业和个人已经感到自己经济上持紧,未来的希望不会那么好。
主持人:谢谢庆庆。
主持人:我们继续与摩根史丹利中国区的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的讨论。刚才访谈当中提到这张报纸和照片,欧洲交易员大笑的形象,非常开心,终于看到了曙光。摩根史丹利的股票,刚刚大涨87%,今天您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迎接您的同事,不是大笑也是长舒一口气。
王庆:这样的发展非常振奋人心,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市场,对整个金融系统终于开始恢复信心,反映了对整个全球各国政府一致行动政策决定,投了一个信任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这个危机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向前看,至少短期内是少可能会继续复苏。
主持人:我们看到摩根史丹利与日本三菱交易基本完成,你担不担心你的老板会是日本人?
王庆:对于我们员工来讲,公司最终的发展,最重要公司团队能够保持传承的竞争力,从我们角度来讲,一个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市场环境,是对公司最有利的。
主持人:我们杨老师也提到,日本的企业认为是欧美国家的一部分,是离欧美国家最近的,他们收购华尔街对他们来讲早有准备,意料之中。目前情况继续下去,你们会不会看到华尔街出现风潮,日本企业去华尔街,华尔街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有相当部分日本公司在持股。
王庆:这种判断有点过早,这是个别的交易。华尔街之所以出现华尔街,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背景,这是美国制度的灵活性。从这个意义来讲,一些企业积极地购买华尔街企业,反映他们对美国金融系统的信心还存在。
主持人:说到日本还会联想到中国,摩根史丹利也听到一些传说和消息,中国相关机构和银行,可能摩根史丹利曾经讨论过,资产上的一些交易,你觉得中国的机构应该怎么办?
王庆: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整个投资环境比较好,因为很多的资产是比较便宜。为什么会变得便宜?很重要的原因私人投资者不敢投,即使有价值也不敢投,因为担心流动性的问题,担心会受到挤兑等等这些因素,即使认为有价值。这种情况下,企业有资金,又不担心流动性问题,这种情况下出手将会买到有价值的资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中国企业,尤其拥有大量资金,同时又不担心有融资困难的企业,这时候出手机会比较好。
主持人:依然存在,而且时机还可以。如果前天买昨天卖,就可以大赚一笔。大家可能忽略一个事实,随时暴涨87%,摩根史丹利的股价离这场风波之前还相差很大。
王庆:整个市场变化非常大,我们看到危机过程可能是最黑暗的过程结束,毕竟我们在危机过程之中,及时向前看,危机最黑暗的时候过去,向前看,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继续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过程,整个对市场的下行压力还是存在。
主持人:目前的股票还是便宜,资产还是相对便宜,还是很好的机会,如果做了净值调查,该出手还是出手。
王庆:相当程度上这是信心的恢复,流动性问题,资金问题没有解决,很多企业仍然面临资金问题,即使想投资还要担心会出现其他一些情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因为出现市场不能对市场定价,使市场变得比较便宜,这是市场失灵,一些大的投资者,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买到一些资产,冒一些风险,买到资产是一个相当合理的价格。
主持人: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股市的反映,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美国救市计划通过的时候不是很明显,而这次欧洲计划通过之后反映如此明显,是不是还是因为欧洲反映代表全世界共同的态度,各国联手,而不是美国一个国家?
王庆:我们面临是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协调的政策反映。实际上欧洲采取这些政策,是在七国集团发表五项声明当中,是具体贯彻执行。应对全球危机,我们现在有了各国主要政治当局的行动,所以以欧洲,包括美国甚至日本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当中,都做出了非常强有力的及时的政策反映,这给市场一个强心剂。
主持人:稍候我们将继续与摩根史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讨论,我们的节目继续进行。
主持人:说到欧洲这次救市计划,我们看到很多巨额数字,要问一个问题,他们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还得依靠发债和通货膨胀?
王庆:的确就像你说的这是一个近似天文的数字,实际上不是真金白银,是政府的承诺。这反映在前危机状态下,投资者信息却失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信心。大规模救助计划,一定程度上,甚至不惜矫枉过正起到效果,可能会体现政府债务水平上。如果政府债务水平不能持续下去,只能靠印钞票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政府比如说对各个银行的注资或者直接投资,可以把它看成是借债,不如说是一种投资。等到危机缓解之后,市场秩序正常化以后,政府还可以把资产重新出卖。很可能到最后政府是挣钱的,而不是必然借钱而大吃大喝花出去。
主持人:美国也是这样,政府代表纳税人,让纳税人做一些投资。
王庆:政府不这样做,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对普通纳税人老百姓的影响更深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害相全取其轻。
主持人:这是否以在暗示我们,一方面受美国的波及,也是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有一些国家尤其如此。
王庆:欧洲国家出现泡沫不比美国差,比如说在爱尔兰,甚至南欧一些国家,他们泡沫情况更严重。另一方面,之所以欧洲法人表现出的力度比美国大,也反映了正当局已经认识到过去个案处理方式已经不能解决这种系统性的危机,所以这放映政策方式的变化,要宣布大规模救助的措施,来提升市场信心,这最关键,因为已经演变成系统性的问题。
主持人:说到欧洲可能会印钞票,美国会印钞票,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一些货币的贬值,甚至可能是欧元。我们中国持有最大的外汇初步,如此依赖出口,需要原材料和能源,我们应该做什么准备?
王庆:从短期来看,这些救助本身是帮助金融系统稳定,帮助经济走上一个健康轨道,短期内政策措施非常有益。如果这些政策措施失败的话,结果这些债务成真正意义上的债务会发钞票,长远来讲,我们不排除对货币贬值的风险,产生对大众商品价格上行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当时讲这种可能性,如果美元欧元出现大幅度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我们中国就要有一个相应的反映。比如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这在短期内不是一个问题,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更多是一个经济稳定的问题,金融体系稳定的问题,甚至未来会面临一个通缩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通胀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看到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目前来看惨痛的损失,我们注意到中国平安目前表示,在近期之内不会考虑收购海外资产,你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因噎废食。
王庆:这场危机来势之大,影响之大,很多人没有预料到。回头看很多事情可以做好,向前看处在危机状态,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很多公司的资产,资产价格表现可能跟公司业务本身没有关系,因为系统传染的影响,使资产价格变得非常便宜。危机中也有投资机会,尤其对投资者有大量雄厚资金,短期内不会面临投资性风险的局面,反而会创造很多机会。现在资产在贱买。
主持人:不能因噎废食这个观点应该被更多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分享。马明哲当时决定平安入主,也是经过慎重考虑,不是头脑发热。而且他的初衷都是好的,只不过时机不好,谁都是事后诸葛亮。包括现在千夫所指,雷曼兄弟的前CEO被别人爆打,每天晚上我都在想当时我是不是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据当时的信息是最明智的决定。按照他当时的信息,富通不一定是本身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东西。
王庆:投资是在不确定下做出的,当时把握最多的信息、最好的信息,基本上做出这个决定,投资一定有风险,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所以现在来看现在投资风险很大,但是对准备好投资者来讲,可能更多的是机会。
主持人:中国恰恰是手上有最多现金的国家。
王庆:从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很多国家现在出现流动性紧张,中国出现流动性过剩,我们有几万亿外汇储备。
主持人:中国包括媒体在内,包括股东等等,大家是否应该对海外收购资产这样的事实,用更宽容的心态,更长远的观点来看。比如前一段时间聊到黑石的问题,很多人说中国买黑石是错误,这种观点也是非常短视,这种投资是战略投资,包括平安入主富通。这种投资是在几十年能看到回报,比如投资酒店,回收期要在十五年到二十年。我们这些媒体在这些问题上,是不是把海外投资当成海外投机?
王庆: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战略投资,主要是着眼于长远,不是一年两年就要有回报。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机会。我相信五六年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的地位是在这次危机之后重新确立的,正像当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一样,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就可以确立。
主持人:这场危机之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地位就确定了。现在中国是排第四,美国经济逐渐开始增速减缓,欧洲出现负增长,日本在衰退,中国继续保持8%的增长,对我们来说已经减缓,对世界来说,应该是10%以上,三年下来,我们会出现很大的改变。
王庆:我想是这样,美国经济明年是负增长,欧洲经济没有增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8%的增长,保持累计两年,这样力量对比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中国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逐渐进一步地开放资本账户,让我们资金流出去,完成人民币可兑换,这样不仅可以确定中国经济在实体经济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还确定中国金融部门的地位。这样从长远来讲,实际上每次危机之后,是全球各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有着重新的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