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下称“中商联石油委”)会长赵友山10月11日称,中商联石油委正酝酿组织民营企业,联手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以打破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高度垄断的格局。(见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近段时期,不断听到关于民营油企特别是民营加油站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转让的消息。笔者十分纳闷,我接触到的几个民营油企和民营加油站老板,过去都十分阔气和风光,为何瞬间就风光不在?原来经营不景气,加油站亏损严重。原因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集团在作梗,而政策制度上的原因在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原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下称“38号文件”)规定,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中石油、中石化下辖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这个文件实际上赋予了两大石油集团的全面垄断权力。但是,这与刚刚实施的《反垄断法》严重背离。 两大石油巨头与民营油企都是石油市场经营主体,都追求经营利润和利益,你把石油产品垄断权力给予两大石油巨头,其必然优先、优价批发给自己的亲儿子——自己旗下的加油站,而民营企业的加油站从两大石油巨头批发来的价格可能还高于两大石油巨头加油站的零售价格,民营加油站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谁垄断了商品,谁就垄断了价格,谁就有定价权。这就是垄断对市场公平的巨大破坏作用,这就是各个国家不遗余力地反垄断的原因。我们知道,近期要求放开成品油价格的呼声不断。在这种垄断情况下,若放开价格,就等于把定价权彻底给予了两大石油巨头,市场机制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放开价格可以,前提是打破垄断。 通过市场主体打响中国反垄断第一枪,值得期待。民营油企通过对两大石油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对于市场健康发展大有好处,能够使我们尽快告别《反垄断法》成摆设的尴尬局面。 笔者认为,打破垄断,维护石油市场公平,有三条可供选择的路径:首先,从国内和进口油源上彻底打破石油垄断局面,逐步允许民营企业进口和经营原油。其次,原油来源和批发仍然由两大石油集团控制,但是,两大巨头必须彻底剥离旗下加油站,彻底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再次,修改或者废止“38号文件”,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敞开供应社会所有经营者。但是,进口原油仍然由两大巨头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