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成本攀升”等窘境已引起国家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据报道,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8月4日《广州日报》)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尽管早已被各界所发觉,但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瓶颈却一直没有被打破。面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集中恶化的问题,相关救治措施也在陆续拟议中。客观地讲,诸如“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等措施的拟定,固然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类似的举措不乏短期应景的性质。其长期的政策效果和社会普惠状况未必理想。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还是市场化,也就是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目前中国实行对商业银行准入管制制度,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冲动与业务创新。
与国内屈指可数的银行数量相比,美国除去花旗等大型银行外,还有上万家的社区小型银行。这些小型银行为了自我生存发展,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空白市场机会,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市场竞争之下,自然再无集中的体制性融资困难问题了。
事实上,国内刚刚诞生的一些中小银行已经把竞争带来的体制活力演绎了出来。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商业银行的竞争较为激烈,其服务意识也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在这一市场氛围下,商业银行不仅青睐“大型客户”,而且对小企业也纷纷伸出了“橄榄枝”。
以宁波银行为例,这家银行就明确是以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与贷款给中小企业“风险大、效益差”的一般看法不同,其经营业绩斐然。截至2008年一季度,该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35%,拨备覆盖率为364%,位居行业翘楚。宁波银行对小企业客户“人弃我拾”的战略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与其精准、独到的细节操作不无关系。
可以说,所谓的中小融资难问题只是一个表象,其实质是市场竞争的倒逼机制付之阙如。当占据国内银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国有银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而不断地裁撤基层分支行时,又怎么可能避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出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