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对称加息防范滞胀
    2008-07-09    郭田勇    来源:广州日报

    今年以来,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目前需要防止的一个倾向是,经济增长的确存在由适度回落走向大幅下滑的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在“双防”的同时,还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陷入滞胀。

    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近期一直在采用以存款准备金率、央票等为主的价格型手段进行调控。但对于加息等价格型工具,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微观主体,出于对其“杀伤力”的担忧,各方讳莫如深,央行也有些骑虎难下。
    事实上,就市场化经济的调控机理而言,价格型工具和数量性工具是完全相通的:如果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必然导致货币需求减少,从而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下降:同样,如果央行使用数量型工具紧缩流动性,由于货币供给变少必然导致市场利率水平趋于上升。
    这一分析意在说明,目前在央行不断采取数量型工具收紧流动性的背景下,市场利率水平有内生性的上升动力。同时,由于近几年的银行存款利率明显低于通胀率,一度导致大量银行存款从银行流入到资产市场,造成这些市场价格泡沫的形成,而随着资产市场的低迷,这些资金就会流向商品市场,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进而推动通货膨胀的高涨。商品市场价格的高涨无疑会加剧通胀预期。
    可见,为了进一步稳定通胀预期,央行目前有必要提高存款利率水平。而对于银行贷款利率,出于目前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减少、房地产交易明显萎缩和资本市场出现低迷等方面的考虑,可尽量少提或维持不变,以避免经济下滑、陷入滞胀。
    当然,一旦进行非对称加息,有可能引发各方对热钱问题的进一步担忧。其实,热钱的流入更多的不是基于利差,而是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为此,需要联合多部门力量,形成完善的监控机制,以防范热钱流动的危害。
    须看到,由于利差收入是我国银行业盈利的主体,非对称加息显然将对银行业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建议政府适时下调银行营业税,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提供缓冲期。

  相关稿件
· 央行加息尚处观望期 2008-07-09
· 欧洲加息人民币会如何动作? 2008-07-08
· 欧元加息拉开全球加息序幕 2008-07-07
· 加息预期下 银行理财主打短期理财产品 2008-07-07
· 加息并非引发衰退 通胀亟须有效遏制 200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