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风采]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奥运火炬让我焕发了青春
    2008-07-09    本报记者:连振祥 王艳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北京奥运会专题]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脸上挂着微笑,手中紧握火炬。5日跑完奥运火炬在甘肃传递的第一棒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欢欢的头饰火纹图样取材于敦煌莫高窟,所以敦煌是欢欢的故乡,奥运会与敦煌连在一起。奥运火炬传递让世界文化遗产焕发了青春,也让我焕发了青春。”
  “敦煌文化是中外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荟萃,奥运会也一样,也是传播友谊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平台,这和敦煌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樊锦诗说。从1963年大学毕业来到敦煌,45年了,樊锦诗与敦煌结下了不了情。
  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关稿件
· 迎奥运阳台绿化美化大赛启动 2008-07-09
· 1500万盆鲜花装扮北京奥运会 2008-07-09
· 香港骑手林子心 十二年终圆奥运梦 2008-07-09
· 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冲刺阶段注重提前演练 2008-07-09
· 参与姚明基金会捐助有机会免费看奥运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