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乞丐村” 如今奔小康
    2008-06-17    罗布次仁  叶 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出生在世代以乞讨、流浪为生的家庭,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花5万多元盖起了漂亮的新房,家庭年收入上万元,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年逾50岁的扎西谈起日新月异的生活时激动不已。
  ●哈鲁岗村:农家有车45辆
  扎西所在的西藏乃东县颇章乡哈鲁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 春夏之交,记者来到哈鲁岗村,只见村庄掩映在绿树之中,三三两两的妇女在田间忙碌着。
  当了40多年村干部的桑珠向记者介绍:“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哈鲁岗村只有村民24户,民主改革时,政府没收了哈鲁岗庄园的土地和粮食,把附近的20多户流浪汉和无家可归人员安置在这里,因而有了‘乞丐村’之名。”桑珠说, 由于土地贫瘠,常年受旱灾、雹灾影响,仅在10年前,60%的村民还靠救济为生。很长一段时间,村里许多人穷得娶不上媳妇,村内或亲戚之间换亲的人家很多。
  这几年来,哈鲁岗村的村民转变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家庭收入。从2001年开始,村民义务平整土地600多亩,修水渠、修路,改善了全村的基础设施。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了过去单一种植小麦、青稞的历史,开始种植油菜、蔬菜等作物增加收入。同时,还不时请科技专家为村民讲授先进的农牧科技知识,请地区文艺宣传队把党的富民政策编排成节目,为村民演出,使村民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更为具体、深刻的了解。
  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买卖、搞养殖、外出打工。哈鲁岗村现在外出打工人员有250多人,仅外出打工者每年就可为全村人均创收近1500元。村民嘎多购买了一辆大货车,年收入达13万元,不仅盖了全村最好的房子,还手把手地教其他村民致富本领。目前,哈鲁岗村已有6户村民在外跑运输,收入相当可观。
  桑珠自豪地说,这两年村里有73户盖了新房,在建和备好料的有41户,村里拥有大小车辆45辆,90%的家庭装上了电话或用上了手机,160户家庭都有自己的农用机械。村里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也达到了98%。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624元,昔日“乞丐村”已经走上小康路。
  ●其美隆村:95%农户住新房
  堆龙德庆县其美隆村,也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政府集中安置乞讨、流浪人员的村庄之一。这些人包括西藏本地及青海、四川到拉萨朝佛后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农牧民。现在全村93户,人均收入超过2500元,全村95%以上的家庭盖了新房。
  在拉萨西郊,走进当巴社区,干净整洁的街道,就业服务站、卫生服务室、社区小学、幼儿园等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的文明与祥和。人们难以想象这里以前曾是拉萨的“乞丐村”。 现在当巴居委会总收入近千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昔日的“乞丐”如今全都住进了新房,添置了高档家电,家家有存粮,户户有存款。
  ●通夏村:藏东第一富裕村
  在藏东昌都,解放前,通夏村15户、80多名村民当中,基本上都当过乞丐。从1999年开始,在村支书加永尼玛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一支农牧民施工队,成功打入昌都建筑市场,随后又开展了运输、奶牛养殖等多种经营,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全村77户385人,人均收入就超过1万元。
  这几年,通夏村创下了昌都农牧区的多项第一,成为藏东大地新农村建设中璀璨的明珠。近年来,这个村第一个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第一个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第一个家家通电话、通沼气;今年又成为昌都地区首个实现机械化耕种的行政村。这个昔日的“乞丐村”如今成了有名的“藏东第一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