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各方对“限塑令”的不适感
    2008-06-03    李记    来源:现代快报

    对限塑令生效首日的报道告诉我们,公众在认识到“限塑令”积极意义的同时,对“限塑令”的不适感也接踵而至——尽管塑料袋收费不过是“将潜在成本表面化”,但我们“挎篮子、拿袋子”购物的习惯,不可能一天养成;看似微不足道的收费塑料袋支出,不少人难以适应;而商务部“经营者自主定价”的决定,导致了塑料袋单价从一毛到几块一个的差异,很多人难以接受。 
    相比公众对塑料袋价格差异的不适,依托塑料袋出售商品的商家,也同样有强烈的不适和焦灼感:塑料袋价格差异收益事小,由此造成的顾客流失事大。另据6月2日《长江商报》报道,中国塑料袋协会塑料再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全国6万家塑料袋生产企业预计有一半最终将关门——相信塑料袋生产厂家的不适和焦灼感,也会存在。
    如何消除公众在“限塑令”初期的不适感?一方面,就“限塑令”本身而言,有关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限塑令”的局限,比如“限塑令”引发“花店、饭店限不限”、“连卷袋算不算”、“谁来保证实施效果”、“塑料袋价格谁来定”、“限塑后拿啥装垃圾”五大问题。所以我们期望,商务部正在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能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规范的规范之,规定的规定之,消除公众的不适感。
    另一方面,挂靠在“限塑令”上的“环保教育”成本,其实是民生成本——“限塑令”之外,环保意志的深植人心,需要商家的责任担当,需要公众的积极响应,更需要相关部门巧妙设计,相关环保教育的积极作为,规范、鼓励商家,潜移默化、悉心引导公众。
    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塑料袋生产厂家,积极生产可降解塑料袋及其替代品。比如,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塑料袋使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超市提供废弃纸箱、剪刀和胶带,鼓励消费者自己包装商品;自主携带购物袋的顾客,可以获得超市的积分,通过积分换取奖品……
    在“限塑令”施行的过程中,我们期望相关部门能用更多的积极作为,带动商家和消费者养成稳固的环保责任担当习惯。短期看,“限塑令”施行初期的不适感会很快得到消除;长期看,“限塑令”必能在施行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挂靠在“限塑令”上的“环保教育”,也必将深植人心。

  相关稿件
· “限塑令”给无纺布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2008-06-03
· 限塑令有助环保习惯的养成 2008-06-02
· 限塑令的生效有赖于公民自律 2008-06-02
· 限塑令是一个积极的环保选择 2008-06-02
· 限塑令考验我们的责任担当 200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