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要求,落实“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保障灾后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工作,围绕灾后重建和保春耕,狠抓源头治理,强化市场整顿,严查大案要案,确保放心农资供应。为检查各地农资打假工作落实情况,4月上旬,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高法、高检等部门派出督查组,赴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等12个重灾省区和粮食主产大省开展农资打假春季督查。总体看,今年春季农资市场货源较为充足,但化肥价格涨幅较大,农资市场秩序比较规范,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效果明显。据初步统计,1—4月全国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1.1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8.7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7万多个次,查获假劣农资2076万公斤,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9682件,捣毁制售假窝点201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 今年以来,农业部门春季农资打假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围绕抗灾救灾和保春耕及早部署。在灾后全面恢复重建、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我部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资打假工作确保灾后恢复生产的紧急通知》。2月,会同发改委、公安部等六部委下发了《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农业部《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2月28日,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各地进一步动员起来,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生产,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价格合理,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和全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并对全年农资打假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围绕农资供应和质量狠抓市场整顿。会同发展改革、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农资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制度,积极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督促企业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对有质量问题或者存在较大缺陷的产品要一律停止销售,已销售的要追回。组织各地农业部门围绕重点农资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大检查,重点检查农资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监控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 三是围绕突出问题狠抓大要案查处和曝光。根据今年雪灾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特点,按照“五不放过”原则,严厉查处在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中,趁火打劫,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春耕期间,农业部公布了2007年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15起典型案例。会同公安部门突出查处了一批假劣复合肥重大案件,彻底捣毁了一批制假窝点。 四是围绕农资科学使用狠抓农民宣传培训。3月24—30日,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宣传培训,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利益。3月28日我部会同河北省在保定市定兴县举办“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培训咨询活动”,动员各地农业部门的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把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户,把识假辨假知识传授给农民。与司法部、中消协、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联合,录制了反映维护农民消费权益典型事迹、倡导对农民消费权益的关注和尊重的《共筑诚信》特别电视节目,全国5569万农民进行了收看。全国宣传周期间共举办现场培训咨询活动16883场次,接待咨询群众1739.9万人次,发放各种明白纸和资料3640万份。 五是围绕长效机制狠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在总结前几年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大力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成功经验和模式,积极探索农资信用监管、农资防伪等模式,努力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同时加快“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和做好服务,目前,全国已有271个地级市,1067个县开通,其中17个省(市、区)在全省开通。 今年的农业生产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农资打假更显重要和突出,责任更大更紧迫。下一步,农资打假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放松;二是狠抓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和移送;三是狠抓宣传和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四是狠抓“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