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本报刊发的《甲级防盗门至少要扛半小时》一稿指出,新的防盗门国家标准GB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国标对防盗门的安全等级、门框门板厚度以及锁闭点进行了严格规范,能够帮助消费者在选购时一目了然。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新国标实施后,防盗门市场不仅仍旧良莠不齐、标准不一,还出现了商家规避新国标的现象。
防盗门应有永久性固定标示
据悉,新国标对涉及到防盗门安全性能的条款均为强制性规定。新国标按照防破坏时间长短、板材厚度等指标对防盗门产品进行了防盗安全等级划分,将防盗安全级别由原来的“C”、“B”、“A”3级,修订为“甲”、“乙”、“丙”、“丁”4级。新的防盗安全级别的拼音字母代号分别为“J”、“Y”、“B”、
“D”。甲为最高级,依次递减。 不同防盗等级的防盗门防盗安全性能不同。如防破坏时间,甲级防盗门不得低于30分钟、乙级不低于15分钟、丙级不低于10分钟、丁级也不得低于6分钟。按照新国标,防盗门的锁具应该能够在防破坏时间内,即使钻掉锁芯、撬断锁体连接件从而拆卸锁具或者通过上下间隙伸进撬扒工具、松开锁舌等,也无法打开门扇。 此外,新标准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防盗门的真伪,就是要求防盗门应有永久性固定标记。防盗门标记共由3部分组成,标记符号为拼音字母,从左到右分别为防盗安全门代号、防盗安全级别和企业自定义特征。防盗安全级别标记永久固定在内侧铰链边上角,距地面高度1600mm±100mm的位置上。
防盗门市场依旧鱼龙混杂
“市场上的防盗门种类太多了,价格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一位在北京四惠桥建材市场选购防盗门的消费者告诉《市场报》记者,“反正大家都叫防盗门,也不知道真正的防盗门该是什么标准,估计重一些、结实一些的门质量应该不错。”其实,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曝光,达标防盗门仅材料成本近700元。这也就是说,低于700元的防盗门质量很难有保证。 4月16日中午,《市场报》记者来到四惠桥建材市场一家专营防盗门的店铺,老板热情的向记者介绍了该店的防盗门产品,并表示“是免检产品,有质量保证”。“那咱们这儿的防盗门都是什么等级啊?”老板愣了一会儿后称:“防盗门不分等级。”记者随后向老板介绍了新国标把防盗门分等的情况。老板听后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这样的标准”,并说防盗门的质量相差不多,关键是钢板的厚度,分不分等级无所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当部分防盗门都找不到能够帮助消费者辨别真伪的“防盗门永久性固定标记”,有些商家对这一标记竟表示“不大清楚”。而在经销商提供的产品介绍中,各种防盗门型号杂乱,除了外观样式外,消费者无法从中辨别产品的质量。
厂商规避国标有新招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盗门名目繁多,“安全门”、“防撬门”、“三防门”等,都被销售人员称为“按国家标准生产的”。在一家经营“安全门”的店铺,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说:“这个也是防盗门,只不过便宜一些。跟2000多元的门相比,只是材料、厚度不同,防盗效果差不多。”而另一位经营防盗门的老板则向记者表示“防撬门就是防盗门”。 业界人士介绍,新国标出台前,一些企业在板采用量等方面都不达标,生产的产品也不属于“防盗安全门”,不能起到防盗作用。但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原先不达标的厂家动起了心思,把产品名称改成了“金属门”、“钢制门”等,这样就不必达到防盗门的标准。同时,在销售时却轻描淡写,以防盗门的名义向消费者推销。而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商家盗用概念的陷阱。 据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巨岭介绍,标准制定起来不难,真正重要的是执行环节。由于防盗安全门不同于一般产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实施,联合执行。如开发新住宅时购进大批防盗门的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建设部门去监管,流通领域的防盗门则需要工商部门去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