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7月完成最近一轮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现在“破七”,人民币单边加速升值趋势明显。某些国人惯长立足于弱者思维的兵法,多方搜集材料后,便从升值这件事中发现出了“战争”或者“阴谋”的影子。经过《XX战争》等财经幻想小说的大力忽悠,精英和伪精英们的责任感充盈。汇率这个在理论上挺枯燥的话题,现在每天也能吸引几个亿的眼球了。 其实,汇率说白了无非两国货币的一个比价,汇价调整,内外部价格此消彼长,短期可能有一定震荡,但就长期来看,中美汇价1:7还是7:1,都没什么大不了,实质就一个美国与中国的相对价格罢了。 现实中,升也好、降也好,都没什么大不了。即使汇率长期保持不变,也有国家照样顺风顺水发展的例子。比如1949年到1971年的日本,锁定日圆低汇率(兑美元360:1)就实现了贸易立国。从1951年到1970年,四个五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速是8.2%、8.7%、9.7%和12.2%,也在这段时间内,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3000美元增至约13000美元,增长了4倍不止。 退一步,即使是长期升值,也未见得就一定是坏事。1971年日本政府主导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先一次性调整日圆兑美元汇率到306:1,力度不可谓不大。两年后,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到1985年与美、德达成“广场协议”前,日圆一直维持盘升势头,累计升值约20%。即使是“广场协议”签订之后,也并非如一些人所想的那样,日本经济就迅速崩盘了。“广场协议”后两年(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还实现了首次超越美国,并在西方衍生出了“日本威胁论”等我们似曾相识的副产品。 除了1970年代的日本,东亚的韩国在1985年到1989年间也经历了大幅的货币升值,韩元兑美元累计升值30%;在此期间,韩国政府采取了鼓励大型企业进行海外资源整合和推动技术引进的策略,通讯、重工、重化工、汽车等当时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实现了对化纤等落后产业的替代,造就了现代、三星、LG、大宇等世界级企业,韩国也晋身“四小龙”行列。 再讲一个更近一些的例子,2001年—2004年,欧元兑美元从0.9最高升至1.35左右,一度造成欧元区持续3年的经济停滞。但2004年以后,欧元尽管又迎来一波持续近三年的升值,但以法、德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通过逐步将产能向外转移,借助“外包”降低成本,推动企业专注研发等手段,实现了企业利润率的稳中有升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援引不同时期的三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人民币升值已成长期趋势的情况下,国内有关各方宜放弃侥幸心理、主动进行应对。综合国际经验看,政府把握升值的主动权十分重要,但绝不意味着货币当局对汇率升速、绝对值高低进行不适当的暗示,或间接强化市场预期。政策“主动”的落脚点在于具体措施的操作,比如主动对企业释出投资导向性政策,主动增加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来维持居民的消费能力等。 至少,假如———只是假如———中国的居民收入增长能赶上GDP的话,人民币“升值红利”为多数人享有,内需自然旺盛。果如此,升值造成的外贸顺差萎缩一点,国内企业又怕者何来呢?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 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