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老挝首都万象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期间表示,已经注意到最近国际大米价格提高了30%,但中国大米库存充裕,请大家放心。
中国大米库存超4000万吨
当日,受近来亚洲大米出口国集中限制出口政策的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稻米期货价格依旧跳空高开,主力合约0805盘中一度上涨2.5%。该合约在3月28日当周总计上涨6.15%。而在过去一年中,大米期货价格共计上涨72.29%,这一涨幅已经超过玉米和大豆的同期涨幅。 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给中国香港造成较大压力。据悉,香港部分超市的大米被抢购一空。对此,温家宝表示,“无论是大米还是其他农副产品,我们都能保证对香港和澳门的供给,请港澳同胞放心。” 温家宝介绍说,目前,中国的大米库存量已达到4000万吨到5000万吨。此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包括4种直接补贴,促进粮食生产。温家宝表示,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粮食价格会有影响。但是中国的大米供应主要依靠自己,中国要靠自己生产的大米养活自己。 青马投资总经理马明超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此轮国际米价上涨,会潜在抬高中国米价上涨的氛围,泰国米价的提高会推动国内泰国米价格销售上涨。不过,总体来说,国内米市仍将是风平浪静,因为中国连续4年的农业大丰收,粮食库存相对较多。 马明超认为,和国际粮价相比,国内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如果今年出现“南涝北旱”的格局,造成国内粮食出现中等以上的减产,加之国际粮价普涨的氛围驱动,国内粮食价格重心将可能上移。不过,这得在今年7月至8月,新一季粮食产量数据明朗时才能判断。 马明超建议,供应商没有必要囤粮,老百姓也没必要抢购,当下之举是增加些替代食品,“如果泰国米买不到,就买国产大米。”
主产国限出口抬高国际米价
短期来看,引爆此轮米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是埃及等国家限制大米出口的一纸禁令。3月25日,埃及政府宣布,从4月1日开始禁止出口大米,禁令时效长达
6个月。同日,柬埔寨也宣布,除政府部门外,禁止所有私营机构出口大米。虽然柬埔寨并非稻米出口大国,但这项禁令更加凸显出亚洲稻米供应吃紧的情况。柬埔寨国内米价,1月时每公斤35美分,目前已激涨到92美分。 此外,3月28日,世界第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印度也相继宣布,减少大米出口量。越南将2008年的大米出口量从去年的450万吨调低到350万吨,减少1/4;印度除价格最昂贵的大米外,其他所有等级的大米均列入了禁止出口的行列。 依据上述国家政府部门的表述,其限制出口均是为了平抑国内高涨的价格,增加国内供给。据悉,过去半年中,越南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升幅惊人,3月CPI同比上涨19.39%,而食品价格上涨更是达到惊人的30.64%。亚洲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至3个月后米价将回调
“3月初,大米价格原本随着其他农产品一起回调,但之后所以快速反弹,甚至创出新高,与几大大米主产国集中限制出口密切相关。”马明超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马明超认为,从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源于以下几大因素的驱动:第一,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第二,粮食供应面积减少;第三,自然气候的恶化;第四,粮食供应用途的增加,如玉米成为生物乙醇的原料后,其价格日益攀升,农户生产玉米的热情高涨,随之侵蚀了其他农作物的面积;第五,投机资金的驱动。 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该国米价近期也有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泰国政府接下来的举措,将在短期内左右国际米价。 “如果泰国政府也作出限制出口的举措,短期内国际米价无疑将再度飙升。”马明超称,“不过,泰国目前并无限制出口的迹象。泰国是大米出口国,也是大米消费国,如果其限制出口等于变相抬高世界米价,对其本国也不利。” “时下,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均已回落,全球农产品出现了见顶迹象,预计2至3个月后,大米价格将会回调。”马明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