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只振作了不到10个交易日,从1月15日以来,一路狂泻,在短短26个交易日内,沪指从本轮行情的最高点5507点,下挫到昨天的最低点4123点。如今,人们的问候语,不再是中国特色的"吃饭了吗?"或者春节前后风行的"你‘看’了吗?"而是转为关切式的问候:被套了吗?
如果从去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算起,沪指在4个月中已经下泻2000点。其中,最为惨烈、最猝不及防、让广大中小股民损失最重的,还是最近的急转直下。原本,进入2008年,市场还指望着不久的两会和今年最大的利好"奥运会",能够把今年的股市一路唱红,不说狂飙突进,至少也能够稳步上扬。谁料,股市无常。
投资有风险,这个广大投资者都清楚。正常幅度内的"无常"是一切资本市场的正常现象。但是,在我国,"无常"已经达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现如今,"不确定"和谣传正在主宰着市场,各种再融资传闻导致的恐慌性抛盘司空见惯。有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股市已显露出明显的熊市特征。
"熊"真的来了吗?在这个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向何处去?而对于广大中小股民而言,更直接关切的是,果断割肉还是继续被套?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信息受阻,迷雾重重,作为中小股民,此刻只有一种被人玩弄于股掌却无力脱身的感觉。人们普遍期望利好尽快出台,以力挽狂澜,扭转颓势。
这种期待可以理解。对中小股民来说,与大股东相比处于弱势,信息获得不对称,没有自己的代言人。保护好自身的权益,是经历过多年熊市、曾被多次无情"跌弃"的中小股民的本能。
可是,从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真正向好的迹象。虽然证监会上周末再批两只新基金,但是,跟平安保险等上市公司的巨量再融资相比,新基根本算不上什么"兴奋剂"。日前,针对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问题,证监会表态,再融资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并表示将严格审核再融资申请。但是,这个应该算作"利好"的消息,也没能有效挽救市场信心。事实上,这个表态本身就存在明显的讹谬:有哪家上市公司在融资时会告诉监管机构,自己是"恶意"融资?市场的承受能力与恶意不恶意根本没有关系,即便所有的公司都是善意融资,你融200亿元,我融300亿元,加到一起,就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即这样的"善意"加在一起,小股民们怎能承受得了?
当然,也有乐观的看法,中国股市终究会好起来,尤其是2008奥运年,现在的低是为了将来的高,不然股指要是现在疯狂地涨,奥运的时候怎么办?这种猜测,在以政策市闻名的中国或许有道理。可是,中国股市的成败,终归不只是指数的高低问题。指数也许只代表了人气,更为关键的是"基础建设",比如,信息披露制度和中小股民的知情权,流通股权益的实现和中小股民的权益保护等。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我们准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资本市场?或者说,如何评价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资本市场?我认为,标准很简单,只有一条,这就是,在这个市场内,不仅只有大机构、大资本在狂欢,普罗大众也有资格分一杯快乐的羹,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而决不能让这个市场成为大机构、大资本从中小股民的腰包里"吸钱"的合法场所。
所以,在这个资本市场内,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任何一个制度,要做到博弈的公平,必须首先从保护弱者权益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把中小股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股市才有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