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观点
    2008-02-27        来源:经参网站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相关的政策,对于上市不足一年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做出监管——三年内不准许再融资,不然与恶性圈钱的本质无异。此外,在这方面中国监管层可以向国际资本市场取经。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挂牌交易要等18年后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甚至有“只有投资者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于其投入的资金,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这样的规定。

    证券专家李志林分析说:“上市公司如果确实具有能带来高额投资回报的好项目,需要资金支持且额度合适,也无可厚非。但目前的问题是,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依靠自己特殊背景,‘圈钱’味道越来越浓,完全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和健康。”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平安的巨额融资案,之所以遭到到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一致反对,是因为它确实存在太多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之处。”李志林分析指出,首先该方案违反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对投资人的信心构成了彻底打击。

    “中国资本市场绝不能再犯竭泽而渔的旧错。”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说,“2007年度中国证券市场总的融资金额超过了8700亿元人民币,但是95%以上的资金给了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这是一个极度畸形的融资结构。”


    和讯证券首席分析师文国庆做过一个十分深刻的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如果不努力建立公正、公平和公开的机制,就很容易变成强势群体侵占社会财富的场所,尤其是在中国股市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这样的局面更有可能出现。”
    所以,他认为,如果全国人大及政府有关部门不尽快制订和建立维护市场公正的法规及监督机制,那么中国股市就有可能助长金融领域的贫富差距。比如类似中国平安这种不顾市场承受力的再融资,特权机构的打新股以及助推投机的权证创设等等,会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

    银河证券策略研究员李峰:2008年将有近3万亿元市值的“大小非”解冻,这对于目前总体规模不过9万亿元的A股市场而言,可能意味着资金与筹码间的平衡将被打破。

  申万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克服融资本位的思维,尽量控制再融资的规模,同时适度向市场让利,要与投资者密切沟通,让其形成对公司长远发展的稳定预期,同时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应积极参与再融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