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上市公司恶意圈钱诱发的股灾,正在中国股市发生、蔓延。 4192.98点,这是沪综指昨天的收盘点位,昨天沪指击穿了年前低点,创出本轮调整新低,这将使市场对近期连续四天下跌的性质产生怀疑———目前正在发生的暴跌也许根本不是二次探底,而是一轮更深调整的开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昨日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针对某些公司狮口大开的融资方案,证监会表示,在有关公司正式提交融资申请后,“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审核,督促公司强化信息披露”。但愿证监会算是及时的表态,能够起到挽狂澜于即倒的市场效果。“3940亿元”,是2007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已实施再融资的总额;“2600亿元”,是在今年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44家公司提出的再融资预案所涉及的计划融资规模。“好的制度让坏人无法干坏事,而不好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中国股市在制度设计上就历来重融资,轻回报,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在牛市的欢歌中,去年上市公司们狂享再融资盛宴。而这种制度设计上的惯纵,已让上市公司堕落为嗜血的怪兽———“两个月2600亿”,依此计算,上市公司今年的再融资总额将四倍于去年,并将远远超过去年新股首发的融资规模。 笔者这里需要再次重申两天前表达过的观点,“上市公司疯狂的、大面积的‘不讲理’再融资,正在破坏宏观调控、加剧通货膨胀、威胁中国金融稳定、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管理层目前应该果断暂停包括增发股票在内的,上市公司的一切再融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于24日表态,“防止通胀仍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受损于昨天的暴跌,也许有投资者会迁怒于央行的表态,但笔者认为,此时央行不可能,也不应该因顾及股市而软化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政策。为什么?因为一边是资产泡沫破灭,另一边是通货膨胀,如果此时,央行因担心股市下跌而放任通货膨胀,其结果只能是让中国社会遭到双重打击。 当我们的资本市场、我们的股民,面对上市公司因再融资的贪念邪欲而被扭曲的狰狞嘴脸时,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上市公司在享受一顿盛大的再融资饕餮的同时,它们还做了其他什么事。首先我们看到,它们让股市在极短的时间内暴跌20%以上,让广大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那么,上市公司在通货膨胀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呢? 这里存在一个让笔者难以理解的现实,在一些华而不实口号的掩护下,中国股市已成为上市公司突破严密宏观调控的逃生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最多吸收资金不过2000亿;而去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3940亿,今年不到两个月就计划融资2600亿。 上市公司拿这么多钱去做什么了?是励精图治、更上层楼吗?它们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恐怕就不需要不断地搜刮股民的腰包了。凭着中国上市公司以往在融资运用方面的不光彩历史,每个股民都有理由怀疑,在制造通胀方面,上市公司“功不可没”。“当银行、保险公司、地产商等上市公司,得到了它们渴望的巨额融资后,这些资金中会产生多少盲目投资、热钱,不得而知。但这些融资所产生的流动性,将提升早已绷紧的通胀压力,这一点毫无疑问。” 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去年全年CPI上涨4.8%。中国上市公司在其中的“贡献”,我们无法准确得知。但笔者相信,中国资本市场不应也不会长久地成为恶意圈钱的上市公司的避风港,逃避宏观调控的“独立王国”,制造通胀的沃土。在紧迫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在投资者遭受惨重损失的事实面前,即使证券市场监管者不出手制止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洗劫,更高的管理层也不会坐视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