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恶意再融资面前,证监会岂能卸责了之?
    2008-02-26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为了应对市场的再融资大恐慌,证监会网站2月25日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和监管,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于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逐一表态。相比于财经网站所起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严格审核再融资申请》这一标题,前一平实的标题更符合监管层的原意。
    此时,距离中国平安再融资消息已近一月,但迟来的表态比置之不理要好。管理层理应应及早亮明观点,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较为含糊的表态是中性的,但由于有安神作用,勉强可以算作利好。近期投资者最关心的再融资部分,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答记者问要害在于“市场”二字,好就好在“市场”二字,奥妙也在“市场”二字。
    再融资应走市场化之路。证监会对再融资无所谓反对与否,理由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只要上市公司自身实际需要、市场情况允许,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何时融资、融资多少,就是上市公司的事,与管理层关系不大。具体到中国平安的融资方案,目前还处于发行公司内部法定程序的阶段,尚未向监管部门提交融资申请。言下之意自然是管理层无法对此置喙。如果中国平安正式提交融资申请,证监会“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审核,督促公司强化信息披露”。证监会界定了自己介入的时机,即在有关再融资公司提出申请之后。
    证监会走市场化之路值得鼓励,但不应是卸责之语。对这么一个未经上报的搅得市场翻江倒海的消息,仅以一句未经上报,恐怕无法交待。
    市场化的另一表现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自主权增加。管理层将再融资的主动权交回给上市公司,同时将主动权交回给了投资者。声明有如下语句:“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做出取舍”。这句话明显是在暗示投资者善用自己的权力,如果投资者对再融资方案不满,可以利用投票权在股东大会上反戈一击,表达自己的意见,否决融资方案。
    诚然,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他们也可以用股东大会投反对票或者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揆诸实际,在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一言九鼎的市场,除了股改发明的伟大的散户投票之外,普通投资者面对这样的市场根本没法保护自己。应该追问的是,即便事后发现上市公司名义融资实为圈钱,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救济手段保护自己吗?
    至于管理层反对恶意“圈钱”行为,因为在目前的规则中,对此并无明确界定,因此这样的反对显得凌空蹈虚。目前的规则对于融资的前提条件、程序以及资金用途,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对于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免受圈钱侵害,并无硬性规定。
    在这份声明里,对于平安融资是否属于圈钱语焉不详,对于如何保护投资者免受圈钱行为侵扰语焉不详,因为目前的规则使管理者无法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似乎情有可原。但是,如此大的漏洞早就发作于前,至今无法填补,并且放任漏洞越来越大,各种规则还有为大型上市公司漠视投资者利益的、肆无忌惮的再融资保驾护航之嫌,不能不说是管理者之过。
    笔者同意资本市场设立的目的是便于融资与再融资,是为了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同时分担经济发展的风险。不过,当资本市场圈钱上瘾,所有的上市公司全都抱着不圈白不圈的心态,在市场化的遮阳伞下进行再融资的时候,一定是激励机制发生了偏差,导致资金配置错误。本轮股改之前,那些灰飞烟灭的上万亿再融资成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沉没成本,试问,谁对这笔资金负责?谁对资源的错配负责?去年我国的融资资金90%以上到了大型上市公司,谁又能说这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真的想让他们通过股东大会表达自己意见,那么,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比例上就应该给予散户固定的席位,以体现保护普通投资者的真实意图。
    再融资不是替罪羊,普通投资者并非上了机构投资者的当,在协同逼迫政府出台调低印花税等实质利好政策,而是纯朴的不平之鸣。证监会在其网站首页高挂国外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文章,希望形诸文的同时能见诸行。
  相关稿件
· 再融资遭遇妖魔化 2008-02-26
· 疯狂再融资恐摧毁股市根基 2008-02-26
· 再融资应考虑投资者承受能力 2008-02-26
· 上市公司再融资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2008-02-26
· 供求关系逆转要求提高再融资门槛 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