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与企业:无限接近还是保持距离?
    2008-01-29    李语实    来源:国际金融报

  毕业于兰州商学院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项目市场专业一年级学生徐雅志,1月22日获得宏盟集团提供的奖学金。奖学金将帮助他免费完成在中欧的学业,从容开展未来的职业规划。他的激动溢于言表。
  宏盟集团是一家从事广告与营销业的服务集团,上周刚刚收购了中国宣亚国际传播集团40%的股份,但宏盟集团亚太区总裁杜孟1月22日表示,“在一系列的兼并中得到发展,但主要的战略还在于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
  “我们很重视与学术机构的合作,激励更多年轻人的发展。”杜孟说。
  “目前在中国,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非常好的,而且越来越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务长兼副院长郭理默说:“但不能用‘激励’这样的词来形容这种合作关系。”他还表示,在欧洲等国家,商学院与企业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赞助方式五花八门

  在拉企业赞助方面,爱尔兰的商学院可能算是“楷模”。都柏林商学院创建于1975年,是爱尔兰最大的独立商科学院之一。院方曾表示,利用在学术和研究上的影响力,开办享有更多捐赠的私立管理学院,是更为适合的做法。一个直接的优势是,学院在财务方面将拥有更大的自由,可以聘请合意的教师和讲师。
  另一方面,都柏林的商学院则退回到较早时的模式:即以一位著名的地方商业人物命名,接受其资助。这一模式在美国颇为盛行。
  据报道,爱尔兰造纸与包装业百万富翁迈克尔·斯墨菲特爵士(Michael Smurfit)向都柏林大学捐赠600万欧元,建立了迈克尔·斯墨菲特商业研究生院。
  “你用1亿欧元也做不了别的太多事情,不如把这笔钱捐出去,还可以节税。”爱尔兰管理学院首席执行官汤姆·麦卡锡(Tom McCarthy)曾表示。
  斯墨菲特商学院则将捐赠者的姓名放在入口大厅中的显眼位置,用可移动的面板展示在光荣榜上,根据捐款金额进行排列。
  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创始人瑞安则表示,“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是一个处在最佳状态的商业网络。他们请来知名的首席执行官与学生展开对话。他们引入投资银行来考察,这些银行总是想知道,谁将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企业与学院相互受益

  宏盟集团此次设立奖学金的挑选标准是一次关于“环境的可持续性”的论文竞赛,3位获奖者在12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我本人是联合国艾滋病防护大使,所以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话题。”杜孟说:“论文中有一些具有可执行性的创意能帮助我们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杜孟还表示,在企业遇到危机管理的时候,“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能力的本土化人才尤为重要”,商学院是培养优秀本土人才的重要领域。
  跨国企业管理者们的想法都差不多。据英国一家权威报纸的统计,在招聘MBA的国际公司中,35%为管理咨询公司,24%为金融服务公司,工业公司占23%,技术公司占18%。
  统计还显示,伦敦商学院、克兰菲尔德商学院、曼彻斯特商学院、牛津、剑桥大学商学院、沃威克商学院、帝国理工商学院、城市大学商学院、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巴斯大学商学院等10家商学院被认为是“最佳人才产地”。
  作为连续4年亚太地区排名首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长的合作企业列表中包括英美烟草、安盛保险集团、BP中国公司、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上海金桥集团等大牌企业的名称。
  中欧方面也曾表示,“中欧企业赞助伙伴受益于各种紧密的合作方式。”
  这些受益方式包括:分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营销平台及知名度;优先招聘MBA学员;优先就读高层经理培训及EMBA课程;优先获得研究项目、案例研究及师资等资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