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电”扛不过“市场经济的煤”
    2008-01-24    作者:毕舸    来源:证券时报
  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已经有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全国电煤库存2032万吨,每日电煤缺口达33万吨,已经有部分机组发生缺煤停机,相当数量机组存煤低于警戒线。
  一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就条件反射式地想起前一阵国家几大电力企业联名上书发改委,要求实现煤电联动集体涨价,如今的缺电现实似乎印证了电力企业的抱怨——煤炭供应不足,部分机组不得不缺煤停机,相当数量机组存煤低于警戒线。资源缺口让整个电力供应链条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电荒。
  应当承认,电力企业的“涨价理由”也存在部分合理性。当下的电力价格依然实施准政府管制,在发改委制定的价格上限中严格运行。但近几年来煤炭领域已经初步实现了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煤炭价格不断攀升,每年召开的煤电价格谈判成为激烈的博弈,双方都为捍卫自身利益互不相让。而一旦谈判出现让煤炭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结果,那么煤炭企业最明智的举措就是不断减少生产量,通过市场供应的减少拉升市场需求紧张程度,从而“强迫”涨价,这其实也是一种市场经济的运用手段。
  还处于半计划经济生态中的电力企业,遇到了有点市场经济影子的煤炭企业,不同的话语体系很难融合在一起,于是需要向发改委等主管机构寻求行政支持,试图以政府的强势干预来化解矛盾,但如此一来又强化了电力企业的“计划”色彩,将原本应当按市场供需规则和交易手段进行的价格谈判拉回了政府控制的老路,只会继续加剧深层次的体制碰撞冲突,带来未来更严重的煤荒、电荒。
  政府本着善意对电力价格、煤炭价格进行全面管制,就必然要付出相应代价——电力企业在行政保护下的市场垄断趋势日益明显,外资和民营很难侧身而入,导致电力市场化改革始终停滞不前。煤炭企业的市场自发需求受到严重压抑,投入产出无法获得正常的价值回报,以价格为基础的经济杠杆就基本失灵,所谓的“荒”则反映了来自市场的报复。而最终遭殃的,是民众权益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政府过度管制会带来垄断、多元竞争消失、价格主导规律被扼杀、供应链条断裂等一系列问题,这已经从不断出现的煤荒、电荒交替发作可以看出。市场传导机制总是会以正常或特殊形式体现,如果有关部门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干涉市场过多,市场就会通过更激烈的途径予以阶段性反弹,而事实证明,“计划经济的电”终究抵挡不住“市场经济的煤”。
  电力供应趋紧、地方拉闸限电,说穿了是市场向政府发出的明显信号——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煤电联动机制必须尽快建立,被扭曲的价格体系要还原为正常的(成本-需求)价格体系。这是中国市场经济深入基础建设领域的必然之举,是无需反垄断法反行政垄断下的市场自然调节,也是民众所愿、企业所需、政府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季节性缺电现象,而是关乎政府与市场的适度平衡、政府在监管与管制之间如何取舍、保证市场效率与竞争公平、防止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损害市场本质的重大抉择。 
  相关稿件
· 三大因素导致全国各地电煤紧缺 2008-01-24
· 为缓解电力紧张 铁道部为电煤运输"开绿灯" 2008-01-24
· 电煤紧张 华电部分机组停产 2008-01-23
· 淮北力保电煤运输 2008-01-22
· 电煤供应紧张使安徽省供电形势堪忧 200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