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信息产业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行政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农村信息服务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年度各项目标均圆满实现。
一、行政村“村通工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2007年度,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克服种种困难,共为3759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9.5%,29个省区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此外四川省的行政村村通率超过97%,西藏村通率接近60%。另外工程还为新疆、内蒙、黑龙江、海南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林场农场、油田等的2536个基层生产单位新开通了电话。全国(除西藏外)行政村通电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通信发展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
二、自然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并取得重大进展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电信网络普及程度、为更多的农民解决通信难的问题,2007年5月我部正式在全国启动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开辟了村通工程的新战场,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两方面工程齐头并进的局面。自然村村通工程启动的头一年即取得开门红,在半年时间内,在完成大量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六家基础电信企业边摸索边干,共计为20036个20户以上无电话自然村新开通电话,超过部里指定的基本任务量的7倍多,全国自然村村通率提高0.8个百分点;全国已有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宁夏5省市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
三、乡村互联网建设全面提速 村村通电话工程显著改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电话网基本覆盖到行政村的同时,也使得农村互联网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全国范围内,97%以上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92%的乡镇开通宽带,部分行政村也具备了宽带或窄带上网能力。目前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北京、天津、浙江、贵州、山东、吉林等一批省市已经实现乡乡通宽带。农村电话网与互联网双双发展、相得益彰,构成了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渠道。
四、农村信息服务形成大好局面 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农村通信面貌的显著改善,也极大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在我部大力引导下,几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结合企业战略转型,与相关涉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加强协作,大力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信息田园”、“农技114”、“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针对农村需求的业务迅速发展。目前,各地服务“三农”的信息平台2400多个,信息平台注册农户达到2700多万户,为各地农村提供的形式多样的服务种类达到7万多种,各类农村各类涉农互联网站已经超过6000个。
五、自主创新特色技术,带动民族工业产业链发展 村村通电话工程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在适合农村特点的低成本、实用型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上作了不少探索和尝试,SCDMA无线接入系统、卫星电话、宽带机顶盒、农村信息机、“点点通”、天府农业信息网等一批特色技术和服务模式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并发挥显著作用。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积极采用国产技术设备,工程中国产设备线缆采购额达到144亿元,占全部采购量的88%,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链和民族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