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制度,公权的一次可贵“低头”
    2007-12-18    作者:毛建国    来源:国际在线

  这里看似是公权对民意作了让步,但事实上,公权因为对民意的尊重而赢得了民心——不仅保证了休假制度的尽可能完善,而且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16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公布,这两项法规于12月7日经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放假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施行,《休假条例》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调整,我国将会出现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三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职工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12月17日《京华时报》)。

  四假并存,劳动者的天空逾来逾朗,这是公权对民意的一次可贵“低头”。
  一直以来,公权给人的感觉都是高高在上、傲慢无礼、不可一世。这表现在,给予公众的每一点实惠都当成是恩舍,征求公众意见总是流于形式,自己错了也死不更改……当公权昂着高贵的头时,威风是有了,但与民心也远了。
  此次休假制度调整不同,纵观全过程,从其拟改到最终修改,可以说,民意始终伴随左右。
  谁也无法否认黄金周制度曾经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样,谁也无法回避黄金周施行至今,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从一开始,民意就对黄金周制度的存废及变革给予了关注。让人欣喜的是,这一关注在高层引起了互动。随着国家公开征求对休假制度改革的意见,更是引发了公权与民意互动的高潮。再看,现在公布的办法、条例,无一不体现出互动的努力与结果。
  在对比《体假条例》和草案规定三个变化时,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分别三次提到了民意,并明确表示,这些变化正是源于公众的意见。可见,民意对此次休假制度调整不是可有可无、纯属参考,而是切实发挥了影响作用。这一结果,体现了公权对民意的尊重。也正是因为相互尊重,积极互动,才导致了目前调整方案的相对完善。
  今天,我们常常说要打造民意诉求通道。其实与诉求通道相比,保证民意诉求被采纳或部分被采纳更为重要。即使说,正常的诉求存在闭塞,但现代传媒的发展,可以让公众通过媒体发表声音;现代网络的发展,可以让公众通过网络传递声音。然而,能否被采纳或部分被采纳,其决定权就完全不在公众的手中。
  有时民意好比小孩子,他也要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可以想像,当民意一次次不被采纳时,开始的激情就可能转化为两个方向,其一是默不作声,不再关注;其二是演变成牢骚,到处“放炮”。而这无疑是公权和民意的双败,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损伤。
  可喜的是,在休假制度的改革上,我们看到了民意被采纳。这里看似是公权对民意作了让步,但事实上,公权因为对民意的尊重而赢得了民心——不仅保证了休假制度的尽可能完善,而且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比民意聪明,这是公权必有的清醒美德。该“低头”时就“低头”,该倾听时就倾听,该采纳时就采纳。这体现了以人为本,这无疑也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体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