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为何这么难?
    2007-12-18    作者:刘思敏    来源:和讯网

  日前,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简称《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简称《休假条例》),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据称,经过此次调整,我国将会出现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三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职工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

  带薪休假,究竟有多美?这个巨大的问号,相信并不会因为《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出台而立即随风飘散。
  早在1995年,带薪休假就被写进了《劳动法》。《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施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个具体规定虽然迟到了12年,现在总归是来了,可以视为《劳动合同法》修改以后,国务院法制办加快了相关立法工作,推进了立法配套的关键步骤。这是一件好事,是一个里程碑,是不得不经历的阶段。然而,如果认为这个条例出台,就能解决我们多年来没有落实的问题的话,却未免太天真了。我仍然坚持认为带薪休假只是看上去很美,绝不会因为这些条例的出台就马上能够看到带薪休假的切实推行。可以规定很多严厉的措施,但关键是怎么去执行的问题。
  周末休息是劳动力恢复与再生产的一个必须的生理过程,跟温饱一样是最基本的。而休假的需求,比如我们去休闲、旅游、充电,则是更高层次的,是在温饱解决之后人的更高需求。人用在发展方面的时间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山西黑煤窑"奴隶工"事件我很愿意相信它是个案,但是不是个案大家心里有数;广东的包身工事件是不是个案?还有,我们的总理为一个农妇讨要工资,可以彰显总理体恤民情的高尚品德,但是德国的总理或美国的总统即使道德同样高尚,但他们有没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几乎每年的春节,全国各地都会出现农民工爬到高楼、塔吊讨要工资回家过年的新闻,就更不应该是个案了;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仍然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也是有目共睹…… 面对《劳动法》普遍惨遭践踏的现实状况,面对行政资源和执法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我们只能痛苦地承认,带薪休假制度的切实推行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滥用行政资源和执法资源轻率地强制执行。
  即使真的实施强制带薪休假,最有可能执行的大约也仅限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公务员的保障是最完备的,如果强制带薪休假的实际结果仅仅体现为保证公务员的休假,必然引起社会舆论的诟病,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不利影响,这也是党和政府不愿看到的。
  从维护《劳动法》的角度,首先是要坚决消除强制劳动、无节制延长劳动时间、克扣工资……的现象,保障最低工资,切实提高工资水平,"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只有在我们的社会基本消灭了这些严重侵犯公民权利、违反劳动法甚至刑法的普遍现象之后,强制带薪休假才可能真正开始落到实处。
  对企业来说,在没有获得国家相应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带薪休假制度必然增大劳动力成本。社会公共政策的决策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有其合理性,企业正常运转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投资没有了回报的相对确定性,谁还敢投资?劳方、资方、市场、政府……之间的多方博弈,无疑将持续下去。
  实施长达八年的黄金周可以称之为"国家黄金周"--也就是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黄金周。
  带薪休假则完全可能催生"个人黄金周"--因为人们决定出游,既有季节的因素(如憋了一个冬天,一开春就"蠢蠢欲动"),也有对某类目的地的偏好(如阳光、沙滩、大海)、家人一致行动的期盼,更有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也就是扎堆效应),极有可能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带薪休假是个人化的休闲方式,却难以避免大面积休假"撞车"的情形,也就是极有可能在五一、暑假、初秋等时段自然形成几个客流相对集中的"个人黄金周"。其拥挤的程度虽然可能不及现在的黄金周,也可能有所缓解现有黄金周带来的压力,但仍然会呈现类似当今黄金周的集中消费特征和弊病。
  带薪休假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异化的现象。而且,淡旺季之分,对旅游业来讲是难以克服的自然规律,个人带薪休假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而并不能彻底消除这种落差。历史早已证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只能是一种空想。
  黄金周客观上弥补了带薪休假制度缺失的缺憾,过去的12年中,带薪休假制度都没有落实,我们难道可以指望随着条例的出台就大功告成?
  一个简单的推论可以说明黄金周和带薪休假的共生关系--既然带薪休假是社会各界针对黄金周的弊端众口一词共同开出的药方,那么理论上讲,如果带薪休假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还需要黄金周;如果带薪休假落实了,黄金周依然拥挤不堪,就说明带薪休假这个药方不灵验,需要寻找新的药方;如果带薪休假这个药方灵验了,消费需求分散释放了,黄金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拥堵了;如果不拥堵了,没有增加假日总量的黄金周还有什么必要取消?
  鉴于中国的国情,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行不悖,珠联璧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对于人类休闲模式的一种创造。

(作者为中国旅游报社经济编辑部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稿件